8510.2021届云南省师大附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7 浏览数:454

一、单选题

1.

下表中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周穆(缪)王末年徐国国君的同一事件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

记述

出处

徐偃王好行仁义之道,汉东诸侯三十二国尽服矣王若不伐,楚必事徐。

《说苑·指武》

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

《史记·秦本纪》

及偃王诞当国,待四方一出于仁义。穆王闻之,恐遂称受命,命造父御,长驱而归。

《衢州徐偃王庙碑》

康王之时,肃慎复至,后徐偃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

《后汉书·东夷传》

A.周与徐国发生过冲突B.徐国取得了战争胜利C.仁义是成与败的关键D.礼乐制度被严重破坏

2.

汉代户籍的类型繁杂、种类较多,出现了市籍、名籍、宦籍、簿籍等专门户籍,连牛马和兵器都有登录号,载入帐籍。汉代把户口与土地、赋税进一步结合,出现了各种以户口为基础的赋役种类。如:户赋、算赋、口赋、献赋等。由此得知汉朝户籍制度(  )

A.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B.有着严格的世袭性和等级性C.严重地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D.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为支撑

3.

古代中国上至皇帝下至地方官吏都撰写祈雨文。其内容主要是向诸水神诉说旱情的严重,向神灵祈求怜悯天下苍生及时降雨。宋祁的《北岳祈雨文》提到 臣日自省,不知所就,惟身多罪,蔽暗懦愚,非帝所赦,不敢逃诛,斯民何辜。 由此可知祈雨文(  )

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B.体现了悲悯的人文精神C.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反映D.缓解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4.

洪武五年(1372), 明太祖因高丽频繁来贡,除了规定贡期之外,亦规定 所贡方物止以所产之布十匹足矣 ;弘治三年(1489年),广东地方官员因对贡道的限制不严,致使吐鲁番贡使于广东登岸,被以玩忽职守治罪,并将贡使驱逐出境。这反映出明朝(  )

A.构筑严格的朝贡贸易秩序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束缚C.对贡道有非常严格的限制D.对朝贡贡品规模进行规定

5.

晚清重臣载泽在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奏折中认为英国政体: 其兴革诸政,大都由上下两议院议妥,而后经枢密院呈于君主签押施行。故一事之兴,必经众人之讨论,无虑耳目之不周,一事之行,必由君主之决成,无虑事权之不一。 由此可知其主张(  )

A.维护了清朝传统体制B.有利于推进改革进程C.推动了民间经济发展D.促进中国社会的团结

6.

由下表可知,云南边疆 (  )
民国11年云南勐卯行政区(滇西)对外贸易情况 

类别

进口

过境

出口

数量

价值

数量

价值

数量

价值

土布

5000

8000

1000

1600

洋纱

3000

3600元

铁条

5000

长刀

5000

15002500

剪刀

1000

200元左右

A.封闭性被逐步打破B.集市贸易种类繁多C.出现区域长途贩运D.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7.

毛泽东指出: 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 他认为,抗日民主政权是可以允许那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和接受民主政治的人们参与的政权,只要不是汉奸和反革命分子就能参加政权建设。由此可知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  )

A.彻底解决了抗日根据地阶级矛盾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作出贡献D.是保障整风运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8.

图3是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  )
图3

A.倡导投身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风尚B.表达了女性要参加工业建设的诉求C.营造全民积极努力奋斗的社会氛围D.说明青年是工业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9.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2条规定: 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来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 ;第21条规定: 伤害(自己)被保护人的保护者应交给地下神( 即予以诅咒)”由材料可知早期罗马法(  )

A.追求人格名誉的绝对平等B.具有浓厚的世俗宗教色彩C.极力维护奴隶主政治权利D.提倡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

10.

十七世纪初的英国清教徒,除了批评宫廷服饰太过奢华艳丽、浪费财富之外,还抱怨其没有民族特色,他们主张着装简洁自然、有特点才是一种高尚生活。这反映出(  )

A.宗教改革中摆脱罗马教会的要求B.《权利法案》在民间的影响扩大C.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的资本需求D.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11.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帝国海军隶属于帝国,大部分帝国军事职能的履行主要是通过普鲁土邦各军事部门完成,军队向皇帝负责而不向政府负责,皇帝拥有对全军的指挥权。 这反映出(  )

A.德意志统一和建国过程的特殊性B.帝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C.帝国政权有浓厚的军国主义性质D.帝国宪法实现了国家权力合法化

12.

19世纪中期,包装纸上印有浮世绘版画图案的日本产品销售到欧洲,浮世绘版画无影平涂的色彩价值、取材日常生活的艺术态度和自由而机智的构图,以及对瞬息万变自然的敏感把握,都深刻影响了莫奈、梵高、高更等艺术家。由此得知日本浮世绘版画(  )

A.具有了解日本世俗文化的价值B.风格属于日本旧式的宫廷画作C.影响了现代主义艺术风格创作D.引发了欧洲早期殖民活动兴起

二、材料阅读

13.

(2021·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三·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受儒家 忠孝 思想的影响,高寿者被视为治理有方、国泰民安的祥瑞之兆,统治者也希望通过孝亲达到忠君的目的,为此历朝历代都提倡以 治天下,进而形成我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整套养老礼仪和法令制度。历代政府都设置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养老事务,每年举行隆重的养老仪式;经常派遣使臣到民间对高寿者进行视察和慰问;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给予物质赐赏以及赋役减免;当老年人触犯刑律时,对其的量刑处罚都给予适当减轻,甚至免除。在民间为推行家庭养老,还对积极养老的家庭给予隆重表彰和免除家庭成员的税收徭役负担,对不养老家庭给以相应的指责和处罚,由此在民间形成的道德力量约束,对稳固分散的小农家庭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王凯《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研究》

材料二
从近代以来日本各届政府大量建养老院机构,设立《养老法案》《高龄社会对策基本法》等保障养老权益,形成较完善的养老基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护理保险制度等系列养老体制。养老服务产业基本属于 医养护融合 ,运用信息科技手段、远程家庭安防等措施构建的智能化、科技化专业养老服务。老年人根据自己状况选择不同的服务,由政府公共养老金、企业补助养老金等支付90%。还把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贯穿于社会各个环节,设立 敬老日 、建立老年人俱乐部和开办老年大学、保障老年人就业,让老年人参与融入社会以减轻孤独感和实现生存价值。如今日本养老产业实现了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逐渐形成养老服务为核心的新型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赵毅博《日本养老体系保障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和日本近现代养老制度的特点。(14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形成的原因。(6 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日本近现代养老制度的启示。(5 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为上海竹枝词中的社会流行语汇, 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

1

中日战争警报传,师海陆我心煎。沪城富户迁租界,托庇外人作俑先。

2强寇

领土台湾重海疆,求和卖国李鸿章。丰饶宝藏资强寇,拱手让人事可伤。

3

康梁变法清诏,兴学育才新政行。敬业龙门两书院,将营舍又更。

4

新式衣衫孰剪裁,这般窄小不应该。倘逢腹内孩儿小,钮扣傲然钮不来。

5

番菜原推一品香,门前真个好排场。堂倌回说今宵热,上好荷兰先请尝。

6轮船

进口轮船欲近滩,纷纷接客立河干。码头未靠人先到,真个谋生把命拼。

7电报

万里音书一线通,风驰电掣类神工。西来文字多禅意,丰似云龙半似虫。

8电灯

纵横街道直如弦,机水淋尘到处鲜。电炬煤灯高照处,却疑明月朗中天。

——摘编自《上海竹枝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2 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大索貌阅 是隋朝整顿户籍、检括逃避赋役户口的重要措施。南北朝时,全国隐漏户口,投靠豪室,以及妄称老、小以免赋役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严查户口,隋文帝先在全国建立严密的保、闾(里)、族(党)等基层组织,继而于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令全国州、县 大索貌阅 ,即按照户籍上登记的年龄,逐一与本人的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虚报年龄,诈老诈小。一旦发现不实,里正、党长等乡官皆配流远方。同时还规定堂兄弟以下一律析籍分居,各为户头。又悬赏令互相到告。通过检括,共括出壮丁四十四万余,人口一百六十四万余。 大索貌阅 的结果,使政府直接控制的丁口数大为增加,从而扩大了国家税源。

——摘编袁刚《户籍的性质、历史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 大索貌阅 的历史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大索貌阅 措施的影响。(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为实施南进战略,日本积极谋求调整对苏关系,以便巩固北方安全,并促使苏联停止援华。而此时面临纳粹威胁的苏联,为摆脱东西受敌的危境,力求和日本签订条约,保障东部边境的安全。苏日双方与1941年4月13日签订《苏日中立条约》约定: 保证维持两国之间的和平与友好关系 如缔约一方遭受来自一个或几个第三国的攻击时,缔约另一方保证在整个冲突时期内保持中立。 在作为条约附件同时签订的共同宣言中双方声明: 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次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就苏日条约发表声明: 中国政府与人民对于第三国间所为妨碍中国领土与行政完整之任何协定,绝不能承认,并郑重声明:苏日两国公布之共同宣言,对于中国绝对无效。

——摘编自王建朗黃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苏日中立条约》。(8 分)

17.

【历史一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鉴于汉武帝穷兵黩武不仅所获无几,反而疲敝中国的后果,隋初和唐朝诸帝都较好地奉行了偃革兴文,布德施惠的方针,尽量避免两败俱伤的战争破坏,放弃对虚名私利的追逐,而代之以寻求名实相符的和睦相处。作为大唐帝国的开国之君,面对众将提战胜之师东指高丽的请缨,高祖淡然地说: 名实之间,理须相副。高丽称臣于隋,终拒炀帝,此亦何臣之有!朕数于万物,不欲骄贵,但据有土字,务共安人,何必令其称臣,以自尊大。 不仅不对其他政权 威之以兵 ,而且主动 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 。……贞观初,岭南少数民族冯盎叛乱,群臣中大多主张诉诸武力。太宗不许,派使持节宣谕,避免兴师动武,南方平安,皆大欢喜。

——摘编自姜义华《中华文化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高祖的民族政策并分析其成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高祖的民族政策。(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