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0.2021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9 浏览数:1507

一、单选题

1.

研读以下史料,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国内乱,有人建议逃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公元697年-公元前628趁机回国继承君位,重耳将消息告诉舅舅子犯,舅犯曰:不可!亡人无亲,信仁以为亲。

——出自《国语·晋语

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30臼季……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出自《左传》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出自《论语》

A.各国贵族将仁德修养作为任官标准B.诸侯国普遍推行了仁政的治国思想C.孔子在前人基础上发展了仁的学说D.战国时期各国普遍采用了孔子学说

2.

有学者指出:当秦朝全新的政治形态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被怀疑、被否定时,它无法让秦朝统治下的人民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于是,秦朝的二世而亡便成了必然性的结果。该学者认为秦朝亡于(  )

A.政治新形态被怀疑和否定B.未能实现文化心理的统合C.推行郡县制激化社会矛盾D.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矛盾

3.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主要说明元代(  )

A.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B.对边疆地区实施了因地制宜的统治C.疆域范围出现比唐朝扩大化的趋向D.改革赋役制度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4.

宋代有学者指出: 余谓群生失真迷性,弃本逐末者,痛也;三教之语,以驱其惑者,药也。儒者使之求为君之者,治皮肤之疾也;道书使之日损,损之又损者,治血脉之疾也;释氏直指本根,不存枝叶者,治骨髓之疾也。 下列选项与该学者的观点相符的是(  )

A.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具有不同属性B.儒佛道在民众的教化方面各有侧重C.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D.儒学开始成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5.

有学者认为,明清山西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捐输助饷;购置土地;转化为高利贷资本;窖藏;作为宗族活动和封建慈善事业开支;奢侈消费。这导致(  )

A.商业资本大量转化为产业资本B.晋商成为当时实力最雄厚商帮C.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D.新型生产关系发展缓慢而滞后

6.

有学者认为:开放厦门等更多的通商口岸、废除行商制度、改革关税税制和税率、在中国沿海占领岛屿、在华实施治外法权、废止对外人一系列管理措施等,不仅是英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权益,更是1830年以来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该观点意在说明(  )

A.中国的顽强抵抗延缓了列强侵略步伐B.鸦片战争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资本输出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动力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

7.

孙中山认为: 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它。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便用不着……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 据此可知,孙中山(  )

A.倡导国共合作是民族革命胜利基础B.其自身阶级立场已发生改变C.主张发展实业与节制资本同步进行D.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

8.

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强调 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毛泽东旨在(  )

A.重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迫切性B.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趋势C.阐明了民主革命两步走的必要性D.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

9.

1944年春,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剿共指南》中指出, 由于皇军历次剿共作战的结果,将中共军政领导机关驱赶到很远的山间僻壤,使其独立抗战活动显著下降。但纵观占领区内的全盘治安形势,难以说治安提高了,相反,却出现了恶化而又复杂化的趋势 ,由此可知(  )

A.国民党此时正在积极抗日B.日军在中国战场将彻底败退C.中共的抗日处境日益恶化D.敌后战场拥有一定群众基础

10.

古希腊拥有悠久的竞技传统。公元前8世纪开始,以摔跤、游泳、赛船、马拉松等为代表的有组织的竞技比赛周期性举办,还逐渐融入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并与战争胜利、城邦荣誉紧密相连。出现这一状况(  )

A.加剧了社会矛盾和冲突B.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C.起源于阶级斗争的激化D.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11.

有学者指出,在1776~1786年的美国国会中,各州代表被称为 代表 ,而非 议员 ;1787年后,各州代表则以国会议员身份被称为众议员和参议员,他们不再是各州派驻中央的使节。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美国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B.分权与制衡原则得到贯彻C.美国分裂因素已经被消除D.美国联邦体制的逐步确立

12.

(2021·湖北 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 高三上学期期中·11)伏尔泰说: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这说明伏尔泰(  )

A.反对神学束缚,主张人性解放B.质疑教会权威,追求信仰自由C.反抗专制制度,要求政治变革D.不满王权统治,推崇共和制度

13.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出现了农业的彻底革命。英国乡村里的许多人变成雇佣劳动者,哪里有工作或工资较高,他们便往哪里去,他们随时可以找到工作。材料反映了(  )

A.君主立宪制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B.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C.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农村面貌D.欧洲以外的地区尚不具工业革命条件

14.

学者对某历史事件分析指出,由于俄国资本主义的欠发达,工人运动的早熟,所以 一个阶级的任务经由另一个阶级之手去加以解决,这就是落后国家特有的叠合方式之一 。这一历史事件(  )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B.完成了和平夺权的既定方针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首次实践D.开辟了俄国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15.

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至此,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下列事件中,对此事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

A.美国提出 马歇尔计划 B.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成立C.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D.北约接纳联邦德国加入

二、材料阅读

16.

历史地图承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揭示着事物的性质或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历史变化与发展规律。(12分)
比较图13、图14,提取两项有关全球范围内海上商贸之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土上,不少城市里有所谓 租界 ,那里的统治权完全属于外国人。他们设立法院、警察、监狱、市政管理机关和税收机关。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武力恐吓,实行政治和经济侵略的基地,起着极其凶狠的作用。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租界,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他们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上海如此,香港也如此。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八册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斯密(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识到,同样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依赖的理性的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在 一只看不见的手 的引导下,推动了社会利益的实现。……这样,在市场机制作用之下,一个自主的社会得以和谐的运转。在这样一个通过市场而得以组织和协调的社会里,个人不再是孤立的原子式的存在,分工和交易将分散的个体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抛开专制主义的规划,自主的社会也能建立其和谐的秩序。……斯密的市场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换场所,也不仅仅是利用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模式,而是一种社会组织和经济协调机制。甚至,市场成了某种 隐蔽的上帝

——(美国)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选择》

材料二
六十年来(注:从1917年算起)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所谓市场调节,就是按价值规律调节,也是经济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可以用 无政府 盲目 生产的办法来加以调节。现在的计划太死,包括的东西太多,结果必然出现缺少市场自动调节的部分。计划又时常脱节,计划机构忙于日常调度。因为市场调节受到限制,而计划又只能对大路货、主要品种作出计划数字,因此生产不能丰富多彩,人民所需日用品十分单调。

——陈云《计划与市场问题》(1979年3月8日)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斯密与陈云关于市场问题的主张有何异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云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10分)

19.

阅读材料:(15分)

西方的食糖利用简史

中世纪

欧洲并不能种植甘蔗,砂糖是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价格极其昂贵。

16世纪

美洲试种甘蔗成功,种植甘蔗需要极其繁重的人工劳动,美洲以种植园的形

式大量生产甘蔗和蔗糖,源源不断运往欧洲,成为欧洲最大宗进口商品。

17世纪

17世纪初英国的砂糖进口量并不大。到了17世纪末,喝加糖红茶逐渐成为

英国上层社会流行风尚。

18世纪

英国砂糖进口量迅猛增长,达到17世纪初的几十倍之多。1764年英国议会

通过《食糖法案》,就非自英国进口的食糖向北美殖民地征税。

19世纪

英国砂糖进口量继续增长,工人家庭普遍以加糖红茶作为比咖啡更加便捷

的早餐饮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到18世纪英国砂糖进口量剧增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食糖业发展带来的世界影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