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91.2021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信息卷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7 浏览数:548

一、单选题

1.

它在君主多妻制的情况下,根据母亲身份的贵贱尊卑把王位继承人的资格限制、压缩在一个人的范围之内,来保证国家最高权力在一家一姓内部和平过渡。其评述的是(  )

A.君主专制制度的家族性B.王位世袭制的必要性C.嫡长子继承制的进步性D.封建君主制的局限性

2.

下表是不同史书有关古代城市管理的记述。这表明,我国古代已经 (  )

记述

出处

其穿垣出污秽者,杖六十。

《唐律》

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

《大明律》《大清律》

A.加大城市司法监管力度B.关注城市市场环境建设C.重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D.正视城市人口素质问题

3.

明清时期,潞安有著名的丝织业,但当地不养蚕缫丝;以织锦见称的成都,也是 千里无一桑株 ;四川的阆中 家种桑而人饲养 ,却不发展丝织业。所以潞安、成都所需的丝织业原料都购自四川阆中。这些情况是(  )

A.区域经济发展的反映B.农耕技术衰退的体现C.小农经济瓦解的产物D.抑商政策改变的结果

4.

清朝雍正帝为了能了解各级官员的真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存在的报喜不报忧的弊端,进一步完善了密折奏事制度。主要是扩大了撰写密奏的人的范围,先后拥有密折奏事权的可达1000多人。由此可见,密折制度(  )

A.加强了皇帝对官吏的监管B.继承了明朝厂卫制度的传统C.激化了各级官员间的矛盾D.完善了古代监察制度的职能

5.

1900年,梁启超指出: 吾中国有最可怪一事,则以数百兆人立国于世界者数千年,而至今无一国名也。 梁启超意在(  )

A.强化近代国家意识B.培养民族主义观念C.宣传主权在民思想D.倡导资产阶级革命

6.

1942年10月10日,美英通知中国,自动放弃在华特权。次年1月11日,中国和美英分别签定了平等新约,随后又与其他有关国家签定了类似条约,百年来束缚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宣告废除。废约运动得以实现的直接原因是(  )

A.美英对华政策的调整变化B.中国抗战作出的重大贡献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D.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7.

据统计,1931年4月,全国的中共党员,除苏区外,不足11500人;城市中的党员人数仅4000人左右,其中工人党员人数不足一半;受共产党领导的有组织的工人,除满洲外,不足千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减少。这种变化可说明(  )

A.中国革命目标发生变化B.农村根据地群众基础薄弱C.中共城市工作受到削弱D.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

8.

下图是画家韦启美创作于1954年的漫画作品《来水了!来水了!》。这一作品,反映了当时我国 (  )

A.农村土地改革成效显著B.国民经济调整正在进行C.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巨变D.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突出

9.

陶片放逐法本意是将那些公认的危害分子驱逐出境,但结果却是剥夺了仅为嫌疑犯公民的辩护权,使其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失去公民资格。据此可知,陶片放逐法(  )

A.损害了城邦公民的合法权益B.失去了保障公民权利的功能C.激化了城邦内部的阶级矛盾D.背离了维护民主政治的初衷

10.

美国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的保障。两种政府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其体现的原则是(  )

A.分权制衡B.三权分立C.宪法至上D.人民主权

11.

列宁指出,在欧洲各国几百年来制定的并已为西欧人所习惯的宪法几乎完全停止生效的时候,苏维埃宪法却在各地施行,使人民群众通过代表大会、苏维埃和代表改选等方式参与管理工作和独立解决管理事务,为世界各国任何地方所不及。列宁的表述意在(  )

A.阐述苏维埃体制的活力B.肯定新经济政策的作用C.揭露欧洲代议制的弊端D.赞扬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12.

下图是一幅关于英国 脱欧 留欧 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  )

A.英国内阁与议会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B.英国对外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的考量C.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内在矛盾不断加剧D.区域集团化使英国失去国际大国地位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统一后,清政府即派人前往江浙和闽粤,察看沿海情况,以定可否开海贸易。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取消禁海令,第二年(1685年)于广州、漳州(厦门)、宁波和镇江的云台山四处分别设置了粤、闽、浙、江四个海关。在行政上,各海关属户部管理,海关监督直接向户部和皇帝负责。《粤海关志》上说: 天下海关,在福建者辖以将军。在浙江、江苏者辖以巡抚,惟广东粤海关专设监督,诚重其任也。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第五卷)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1845—1850),广州输出的茶叶由7600万磅下降到5500万磅,生丝由6800包下降到4300包。进口的棉花由7700万磅下降到6400万磅。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进口的美国商船由93只下降到70只。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

材料三
在接管旧海关的基础上,1949年12月政务院批准《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试行组织条例》,1950年1月发布《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同年12月又发布《关于设立海关的原则和调整全国海关机构的指示》。1951年11月,政府取消了各地口岸私营的(包括外国人办的)公证及检验机构,由国家商检及公证机构统一负责对外贸易的公证及检验。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代设置海关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广州海关地位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我国加强海关管理的意义。(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之前,我们不肯给外国人平等的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19世纪至20世纪,这一百年是我们从近现代蜕变的阵痛期,如果说,与现代化的接轨是时代的胜利,那么这个胜利,绝不是仅仅是康有为、辛亥革命、共产主义运动这几个简单搭建的,恰恰相反,这份胜利,应该是从晚清一步一步走来,现代化的历程正是由他们开启的。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78年10月,四川省在宁江机床厂等六个企业首先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其基本内容为发动群众讨论增产节约计划,确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企业可以提取一些利润留成,职工可以得到一定的奖金。1979年初,该省试点企业扩展到100个。根据四川省的经验,1979年5月,有关部门在北京、天津、上海选择首都钢铁公司等八个大企业进行试点,在利润分配、生产计划、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试点企业部分权力。7月,国务院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下达了以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为核心的五个文件,要求各地、各部门选择少数企业试点,从而使试点扩展到全国。

——摘编自武力著《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2006)》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改革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改革的影响。(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在敦刻尔克撤退和法国沦陷之后,希特勒想当然地认为英国也会识时务地投降。起初他试图同英国人达成协议,当他的提议被置之不理时他便调动了空军,他确信只需通过空袭,而无须采用危险的渡海方法,便能征服英国。此后的空袭演变成了关键性的不列颠战役,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较大的转折点之一。在这一大规模的空战中,纳粹德国空军拥有的飞机数量远远超过了英国皇家空军——2670架对1475架。但是,皇家空军的喷火式战斗机和飓风式战斗机更先进,因为英国人比德国人晚几年才开始大量生产飞机。而且英国人还使用了雷达,雷达是一种新发明,它能使敌机在距离其目标还有50至100英里时就被 发现 。在这些优势的帮助下,英国和英联郑自治领的几千名战斗机飞行员同少数波兰、捷克、法国和比利时飞行员一起,成功地击退了纳粹德国空军,也使希特勒进攻英国的机会彻底落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不列颠战役爆发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取得不列颠战役胜利的意义。(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松江人,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青壮年时期,一直到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中举 以前,为家计所迫,大部分时间是一面学习和教书,一面种田,培养了他对农业试验的爱好。万历四十一年至四十六年,徐光启在天津屯垦主要是试种水稻,也栽培桑树、番薯、芜菁和胡麻。这期间他总结屯垦经验,撰写了《北耕录》《宜垦令》和《农遗杂疏》等。天启元年(1621年),徐光启 以礼部右侍郎被阉党勤罢闲位 。这时徐光启已60岁,他苦于在政治上不能报效国家,即 沉酣典籍,栽莳花药 ,开始编撰《农政全书》。《文定公行实》记述他临终时的情况说: 时病势益甚……又草《农书》数卷,至十月初七日而长逝矣。 徐光启一生做了许多引种试验和栽培研究,大都是成功的,尤其是番薯和棉花的引种成功,不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影响极大。

——摘编自毛佩琦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能够成功编撰《农政全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编撰《农政全书》的历史意义。(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