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9.2021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1 浏览数:535

一、单选题

1.

据青铜器铭文和古文献记载,周代并不存在等级森严的五等爵制。畿内贵族兼做王官者多称 ;畿外较大诸侯则称 本为贵族家长之称,后亦称一方诸侯之长;蛮夷之君多称 则为华夏小国诸侯之称。据此可知,周代(  )

A.中央集权雏形已经显现B.地方行政管理混乱低效C.国家治理体系较为松散D.贵族政治统治形式多样

2.

图1为汉代 车马过桥 画像砖,画面为二马拉一轺车,一骑吏在车的右后侧跟随。画像砖中的情境(  ) 
图1

A.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B.全面再现了汉初社会风貌C.说明中外文化交流成果显著D.反映了礼制对社会的影响

3.

从唐中后期开始到宋代,城市中工商业者人数增长,同时城市中其他行业,包括广义 邸店 业和演艺业之类,正在吸纳更多人户走向城市或新兴市镇。此外,兵士、生徒、举子和 方外 之人在城市中也占有相当比例。这说明当时(  )

A.经济政治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化B.人口流动加速了社会经济转型C.坊市制度变革促进了工商市镇崛起D.抑商政策松动引发了城乡分化

4.

宋初,词作为南方小国的亡国之音,是人人望而生畏的文化腐朽物,体现着南方颓废的文风和士风。后来,大量士大夫参与了词的创作,改变了其创作风格,如岳飞和辛弃疾等,都写出了很多高亢嘹亮、心怀天下的词句。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文化重心的转移B.诗歌的衰落C.民族矛盾的激化D.理学的影响

5.

顾炎武在《郡县论》和《日知录》中都提到,要扩大郡县的理财权力,主张县令经营其辖区内的一切经济事业,也就是以一个县作为一个经济单位,根据中央所定的经济管理目标,由县令对其单位实行理财承包。顾炎武这一主张意在(  )

A.发展资本主义生产B.扩大地方的自主性C.提高民众政治觉悟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6.

1861年,有人以古代春秋列国的形势,清楚地比拟当时列强并立的世界,并提出加强外交的建议。此后,用中国历史知识中春秋与战国形势来解释当时国际现状者,不下十数人之多。这反映出当时(  )

A.西方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侵略B.中国外交近代化已初步实现C.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观受到了冲击D.清廷认清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7.

表1为1895—1928年中国土丝产销情况表(单位:关担)这折射出这一时期(  ) 
表1 

年均

土丝产量

土丝出口

土丝内销

出口量

占比

内销量

占比

18951899

133255

58794

4412%

74461

5588%

19001909

144727

43107

2979%

101620

7021%

19101919

151895

41911

2759%

1099875

7241%

19201928

144270

27988

1940%

116272

8060%

A.列强逐步加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民众与世界市场联系开始加强C.中国传统手工业仍具有一定影响力D.商品经济已经取代了自然经济

8.

在五四运动前的《新青年》杂志中,民主更多意味着 思想民主 ,有着疏离政治的明显倾向。五四运动后,民主转而成为强调人民参与权的 政治民主 ,学生、工人和妇女分别从民主概念中找到了罢课、罢工和离开家庭的正当性。这一转变(  )

A.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性质D.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9.

抗战时期,各大敌后抗日根据地逐渐形成军事发包制。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根据地拥有军事决策的裁量权,实现了财经方面的自给,同时实行属地管理。可见,军事发包制(  )

A.沿袭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道路B.有利于扩大全民族抗战的局面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D.促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0.

下面是毛泽东给鞍钢工人的回信。这一回信的历史背景是,当时中国(  ) 

    你们19531221日来信收到了。鞍钢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七号高炉的提前完成建设工程并开始生产,是1953年我国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我向参加这项工程的全体职工、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和帮助鞍山建设事业的全体苏联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深切的感谢。我国人民现正团结一致,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你们的英勇劳动就是对于这一目标的重大贡献。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发挥你们的智慧和力量,争取更大的成就。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逐步展开B.生产资料所有制已发生根本变化C.大规模工业化战略正在实施D.原有重工业基础得到充分的利用

11.

作为各种赛会的比赛项目,摔跤在古代希腊拥有很高的地位,人们将奥林匹克赛会的摔跤胜利者视为英雄,许多神话及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物都与摔跤有关,这些人物大都是摔跤场上的高手。可见,在古代希腊(  )

A.英雄情结与人文精神已融合B.社会价值观摆脱了道德规范约束C.人人平等的理念得到了贯彻D.崇尚阳刚与力量的社会氛围浓厚

12.

14—16世纪,远洋航行在葡萄牙等西欧国家颇为流行。贵族们希望通过海上征服战争建功立业,赢得君主欢心,从而获取俸禄、封地和职位;商人们希望开拓新的商路和市场,获得发财致富的机会;普通民众则希望获取新的土地。据此可知,在当时葡萄牙等西欧国家(  )

A.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多元化B.海外扩张成为社会共识C.阶层间流动受到了严格限制D.开始利用海洋获取权益

13.

德意志帝国在最初建立时具有行政结构上的联邦主义和政治体制上的半专制主义特征,但随着德国社会的发展,帝国行政结构出现了由联邦主义向中央集权主义的缓慢转变,政治体制由半专制体制向议会民主制迈进,缓慢实现了 悄无声息的议会化 。这表明当时德国(  )

A.议会逐步成为了权力中心B.首相不再对皇帝负责C.代议机构的职权发生变化D.议会和皇帝实现分权

14.

某学者认为,在评价苏联模式时,一定要结合苏联共产党的抱负,看这个模式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和实现了这种抱负。苏联共产党的抱负含有三层意义:建设社会主义;追赶先进国家;谋求国际权势。该学者意在强调苏联模式(  )

A.造成了经济结构上的失衡B.以计划经济和高度集权为特征C.在战略定位上具有盲目性D.致力于提升自身制度的优越性

15.

二战后,美国政府与娱乐业、传媒界、商界等协同作战,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宣传机制,借助实景展示媒介、传统纸质媒介和电子视听媒介对国家形象进行了空前鼓吹,如1950年芝加哥博览会、1955年 人民资本主义 主题展览等。美国政府这些做法旨在(  )

A.构建遏制中国的安全体系B.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国家C.赢得遏制共产主义的优势D.推动西欧国家之间的联合

16.

图2为法国画家乔治·布拉克创作于二战后的作品《黑鸟》,一经问世便举世震惊。这(  ) 
图2

A.反映了浪漫主义美术的嬗变B.说明了印象派绘画影响深远C.体现了现实主义作品的张力D.彰显了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战争与经济文化交流,华夏族与其他民族逐步融合。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奠基时期。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具有开创性。汉朝长达四百年,国势强盛,影响深远。对外交往中,汉朝的使者被称为 汉使 ,汉朝的人被称为 汉人 ,汉朝的军队被称为 汉兵 ,汉族族称的稳定性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汉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周边各民族,有的民族还显著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大量内迁,中原地区民族杂居的情况大大地发展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太宗一度被尊称为 天可汗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辽、夏、金三个政权都是仿照汉族王朝模式建立的,具有国号、年号、汉式政权机构和一系列相关的礼仪制度。它们的统治范围已不局限于其民族原居地,而是不同程度、越来越深入地拓展到汉族居住区。元朝大一统的重建,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明清时期,中国的辽阔版图基本奠定。在治理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并归纳其主要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近代中国留学运动是伴随着中国国门的被迫打开、西学东渐进一步扩大后逐渐开始发展的,它以1872年容闳倡导的留美幼童运动为肇始,在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时期形成留学潮。从清末到民国,走出国门留学欧美日的中国留学生,起码在10万人以上。留学生对西方物质文化的引入,改变了传统中国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统天下的局面,使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成为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组成部分。留学生对西方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引入,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解体。留学教育是文化开放的产物,一部留学史就是一部学习西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并逐步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历史。

——摘编自张应强《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与留学教育》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学子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和美好憧憬,克服难以想象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困难,返回祖国。他们归国后,为百废待兴的中国科技与教育等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时期的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多元的开放色彩。他们不仅仅限于单一的归国服务的传统模式,还创立了中外结合或来去自由的国际合作新方式。不少人与国内科研机构搞合作研究,或利用国外的信息和资源优势,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献计效力。留学生在中国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突出。

——摘编自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留学教育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近代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留学教育的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2 19世纪前期英国主要《工厂法》内容情况

立法时间

主要内容规定

1802

该法适用于棉、毛纺织厂;规定学徒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在晚上9时至早晨5时做夜工

1819

该法主要适用于棉纺织工厂;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6岁工人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半;916岁工人不得在晚上9时至早晨5时半做夜工

1825

该法适用于棉纺织工厂;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6岁工人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周六最高不超过6小时;916岁工人在晚上9时至早晨5时半不得做夜工

……

……

1833

该法适用于所有纺织工厂;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3岁儿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1318岁童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9小时;921岁工人在晚上9时至早晨5时不得上夜工

——据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
宋初,有人击登闻鼓告科举阅卷不公,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将作监丞莆田、陈靖联合上奏,提出糊名的方法,应用在科举阅卷中。此建议被宋太宗采纳,并召集大臣进行商议后开始正式实施。殿试是最先开始使用糊名制的,对试卷进行等级划分,分为优劣两个级别。糊名制在实施后,还是没有杜绝徇私舞弊的问题,有的官员可以根据字迹来辨别,所以开始实施誊录制度。为了避免出现誊录人或有意或无意的造成文件错誊,对举子造成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又专门设立对读官,专门进行问责校对工作。誊录官的职责就是要必须对原文进行誊录,不能擅自更改文中的意思或者进行语句的删减,校对官要对誊写卷进行认真校勘,在确定没有错误后进行弥封,然后送交复考官进行再定。总之,宋初糊名制和誊录制改革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摘编自王忠庆《北宋初期的科举制改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初科举制度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初科举制度改革的意义。(6分)

21.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材料
钱伟长(1912—2010年),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钱伟长长期从事力学研究,在板壳问题、广义变分原理和汉字宏观字形编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中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招收了中国解放后的第一批力学研究生,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他还开创了全国现代数学与力学系列学术会议,开辟了理论力学的研究方向和非线性力学的学术方向。钱伟长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应用数学与力学论文集》(1980年)等共约300余万字,还担任5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和一些国内学术刊物的顾问,创办了《应用数学和力学》刊物,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著有《广义变分原理》(1985年)等,合著有《弹性力学》等。钱伟长为中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人称为 力学之父 应用数学之父

——摘编自邓艳玲《力学之父钱伟长》

(1)根据材料,概括钱伟长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钱伟长取得成就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