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9.2020—2021学年度山东省滨州市高一第一学期(10)月考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9 浏览数:459

一、单选题

1.

在《春秋》一书所记述的242年间,鲁国向周天子朝聘了六次,向齐、晋等国朝聘30次;滕、薛等国朝聘鲁国超过30次。相反,周桓王在位23年间曾五聘于鲁。这些现象突出反映了(  )

A.鲁国在封国中的地位举足轻重B.周王室的影响力已不复存在C.朝聘成为维护礼乐秩序的手段D.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2.

(2015·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8月联考·2) 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材料反映了(  )

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

3.

《民主的模式》一文中指出: 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 这表明古代雅典(  )

A.注重维护城邦利益B.推行直接民主政治C.公民缺少民主权利D.公民道德高于一切

4.

《史记》纳 四夷传 (四夷,是古籍对中土以外,四方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于 七十列传 之中,将蛮夷民族史作为内传,视作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民族史撰写体例体现了(  )

A.史学撰写方式的创新B.家国同构的基本理念C.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D.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

5.

1898年8月,光绪皇帝曾在谕旨中指出: 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实筹办……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意存观望。 光绪皇帝指出的这种现象(  )

A.导致汉族地主阶级开始兴起B.强化了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C.反映了低层群众对清廷不满D.是政治改良失败的重要原因

6.

宋太祖曾诏令说: 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少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 这一诏令(  )

A.防止了大官僚操纵科举取士B.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客观公正性C.阻断了知举官与考生的联系D.旨在防止结党营私以加强皇权

7.

宋元时期主要港口政府都设有专职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负责管理、征舶税、收舶货。政府还制定了《市舶则法》,规定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先提出申请,经市舶司批准,始能成行。外国商人领取市舶司颁发的 验符 或其他官方凭证方可从事贸易活动。可见宋元时期(  )

A.政府注重规范海外贸易B.强调内外贸易平衡C.开始设立对外贸易机构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8.

(201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孙中山在建立民国时,倡导在三权的基础上加上中国以前的弹劾权和考试权。他说: 弹 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这种御史都是梗直得很,风骨凛然……可见中国从前的弹劾权是很好的制度,宪法里头是决不可少的。 据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

A.古代监察制度代表社会履行监督职责B.古代中国监察制度优于西方的政治设计C.监察权可以在民主体制中发挥实际效能D.官员素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决定性作用

9.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 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这段话不能反映出(  )

A.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一面C.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觉醒D.拿破仑战争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10.

美国汉学家卜德说: 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剑桥中国陏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 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材料说明(  )

A.西方国家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十分推崇B.科举制是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有效制度
C.西方国家也采用了科举制选拔人才D.西方学者对科举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的赞扬

11.

《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儿子殴打父母,不论有伤无伤,处斩刑。如果是父母殴打儿子,情形就大不相同,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殴打儿子致死,最重也只处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罚。上述规定反映出清代法律的特点是(  )

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B.强调等级尊卑,主张同罪异罚C.法分贵贱,因人而异D.强调以礼入法,忽视个人权利

12.

史载,罗马中央政府 除元老院外,它的行政官员仍不过由总共40人左右的执政官、大法官、财务官和营造官组成 ,罗马行省的官吏则更少,而中国 西汉末年官吏总数有12万余人 。材料可以佐证古代罗马(  )

A.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改善人民生活B.行省是实行法治的有力保障C.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D.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国家及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工会法》《惩治贪污条例》《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一批基本法律。这一时期我国(  )

A.首要任务是通过立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初步形成了法律法规体系C.突出落实 依法治国 理念D.法制建设适应了工业化步伐

14.

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解释说: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 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 据此可知,周恩来(  )

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斯大林模式D.首倡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

15.

著名法学家江平认为: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 下列对 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 的理解和认识正确的是(  )

A.从强调统治阶级意志本位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本位B.罗马法的内容适合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C.权利自主的经济本位应完全服从于国家至上的国家本位D.立法从以罗马法的经验主义为基础到 摸着石头过河

二、材料阅读

16.

政治制度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及安、史既平,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大者连州十数,小者尤兼三四,所属文武官,奚自置属,未尝请命于朝,力达势盛,遂成尾大不掉之势……自宋以臣知州事,历代因之,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宋太祖及赵普之计虑(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深矣,而议者徒谓宋之弱由此,是但知御侮力薄,不足以自强,而不知消患于未萌。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在政府权力的制约方面,(美国)联邦宪法采用了在同一体制内对于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即对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进行纵向分割,在联邦政府的层次上依三权分立的原则对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行横向分割。通过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形成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克服邦联体制下美国面临的社会危机,同时形成了新的国家体制。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
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安史之乱后唐代出现了什么现象?宋太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这种解决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国家体制方面的创新表现。(4分)
(3)材料三内容出自哪一历史文献?简要说明该文献的历史地位。(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本小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旧历史学家已公认秦代是中国专制政体发轫的朝代,而由秦以后,直到现代化开始的清代,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长期岁月,除了极少数场合外,中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了不起的变更,换则言之,即一直受着专制政体一官僚政治的支配,所谓 二千年之政,秦政也 。在苏联以 中国通 见称的社会经济学史学家Wittfogel,谈到中国中古历史阶段时,特别强调 二千年官吏与农民的国家 这句话时……欧洲在专制官僚政治的历史阶段,曾经发生过两大运动,其一是启蒙运动,又其一是加尔文主义运动,……欧洲专制时代的学术、思想与教育并不与政治结合在一起的,反之,与中国整个长期专制时代不同,中国文化中的每一个因素,好像是专门为专制官僚统治 特制 的一样,在几千年中,仿佛都与专制官僚政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调和程度。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的诸特殊现象》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8.

西方的法律传统扎根于古代的罗马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罗马法上下千余年,期间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很大,法律也由产生、发展而逐步趋于完善,它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帝政前期、帝政后期四个阶段。罗马法主要分为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债法、诉讼法等方面。人法包括自由权、市民权、家族权、名誉、婚姻、夫妻财产、儿童监护等;物权法包括动产、不动产等;继承法包括遗嘱继承、法定继承、赠予等;诉讼法包括法定诉讼、程式诉讼、诉讼程序、诉讼非常程序等。

——摘编自周枏《罗马法原论》

材料二
西方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它的法制文明。它是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来西方社会得以稳定和发展的坚实基础。而西方法制文明的渊源和基石便是由古代罗马人所创造的法律制度。罗马还开创了一个先例和原则:政治或政府的内部权力必须受到制衡。罗马首创的这一权力制衡原则成为日后西方政治的普遍原则,其意义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当今的西方政治体制中,无论是采取哪种政体的国家,权力制衡原则均是其政治发展的首义和灵魂。

——摘编自兰奇光《罗马文明历史地位的重新评价》

(1)据材料一,概括罗马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罗马帝国的积极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力制衡机制下的近代英美政体模式,归纳影响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规范的罗马法的原则。(4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马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对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启示。(3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分)
材料
秦统一六国后先后采取的重大措施
统一六国(前221年)
称皇帝(前221年)
建郡县(前221年)
统一度量衡(前221年)
统一文字(约前221年)
徙天下豪富12万于成阳(前221年)
大规模修建通向东方各国的驰道(前220年始)
开始并总共六次外出巡视各地(前220年—前210年)
征岭南并修灵渠(约前219年—前214年)
拆除原关东六国建造的城廓及提防(前215年)
北击匈奴(前215年—前213年)
修长城(约前213年)
焚《诗》、《书》、百家语(前213年)
坑方士、术士 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前212年)
修秦直道(前212年)
统一货币(前210年)

——摘自苏力《大国宪制》

根据材料,从中汲取一项国家治理的政治智慧,并予以说明。(要求: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