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7.2021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0 浏览数:1169

一、单选题

1.

人们一般认为家谱起于宋代,其实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就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已相当发达,大量家谱书籍问世,只是大多未留传后世,这表明我国(  )

A.分封制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长期存在C.封建家长制盛行D.家谱文化博大精深

2.

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由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  )

A.与手工业紧密结合B.产品实行自给自足C.生产强调精耕细作D.生产以家庭为单位

3.

史学家钱穆指出: 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钱穆所说的 制度 是(  )

A.荐举制B.封邦建国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

4.

宋代的服饰色彩一反唐代浓艳鲜丽色,形成了淡雅恬静之风,风格趋于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朝服上仍十分重视旧有传统基础上,体现等级的饰品与图案也更多、更加严格。这反映了宋代(  )

A.理学影响社会审美B.商品经济异常活跃C.科举制度臻于完善D.等级秩序受到冲击

5.

1991年,宁夏出土了佛经《吉祥皆至口和本续》九册,经专家鉴定为木活字印本,这是目前世上最古老的木活字印刷品,这个发现改写了关于木活字产生于元代的传统记载,把木活字的发明时间大大地推前了。材料说明(  )

A.一切历史必须以考古为前提B.考古研究可以考证历史史实C.元代木活字记载为前人杜撰D.活字印刷术的产生不能确定

6.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 天道 ,孟子提倡 济天下 ,董仲舒强调 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 ,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思想的《大学》抬到了 四书 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

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C.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7.

明朝中期,常熟一地主购买大片沼泽,雇用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改造为良田,凿水池用以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果木蔬菜,副产品运往市场销售,所得 视田之入复三倍 类似现象从明朝中期起逐渐增多。这表明当时(  )

A.农业出现多种经营B.商业市镇大量兴起C.小农经济开始解体D.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8.

晚清以来 青年 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时 革命青年 五四时期 新青年 ,后来则是 进步青年 。其中, 新青年 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 进步青年 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B.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9.

如表为1929年和1936年中国境内电力工业统计表。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

1929

1936关内

民营电厂

523

206138千瓦

39%

415

327 518千瓦

52%

官营电厂

17

47 840千瓦

9%

35

28 352千瓦

45%

外资电厂

35

273262千瓦

52%

10

275295千瓦

435%

合计

575

527240千瓦

100%

460

631165千瓦

100%

A.科技落后制约民营电厂规模扩大B.生产发展促进电力增长C.日本侵略导致官营电厂发展滞后D.经济危机遏止列强投资

10.

如图是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的柱状图,导致1963—1965年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

A.一五计划的实施B.中共八大方针的贯彻落实C.国民经济的调整D.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11.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在新中国成立至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1982年, 罗斯福新政 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对这一现象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

A.中国与世界逐步从隔绝走向联系B.中美之间意识形态差异日益消失C.历史教科书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D.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

12.

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特在评价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提到:(它)带来了民主政治、女权运动,以及宗教的衰落、道德的松弛,使文学从依赖于贵族的赞助中解放出来,小说的体裁也由浪漫主义改变为现实主义。这一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13.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上述这些规定的意图是(  )

A.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B.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C.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D.建立民主自由制度

14.

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就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国内,世界贸易总家增长了10倍以上,这反映了(  )

A.经济全球趋势不断增强B.南北差距正在不断的缩小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发展中国家是最大受益者

15.

法国画家雷诺阿曾说过: 自然之中,决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 他只重艺术的形式,忽视乃至否定艺术的内容,下列美术作品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

二、材料阅读

16.

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 儒术 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重视。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上古的君王》 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已又不享其利 ,他们 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后世君主恰恰相反 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因之古之君主,受到人民爱戴: 比之如父,拟之如天 ,而今之帝王,则人民 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

——根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摘编

(1)材料一,概括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 显学 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 儒术 在汉代拓展延伸后所产生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三、开放性试题

17.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变革,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
何谓 工业革命 ,学术界对此历来意见纷呈。工业文明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表现出惊人的传播能力,毕竟这是用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文明。在工业革命史学发展过程中,对工业革命概念的理解,目前学术界渐进主义占上风。他们认为:用 进化 来描绘经济变化比用 革命 更可取。产业革命持续了200年,而在这以前还准备了200年,它除了 工业 的革命外,还包括社会和思想方面的革命。它也是一个渐进的长时段过程。它可被认为是一个新纪元的开端,未来的时代仍将长期属于它。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的经济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关于工业革命概念的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四、材料阅读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为赢得更多的国际空间,先后提出了 一边倒 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一边倒 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 一边倒 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背景下酝酿形成的。

——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材料二
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 一边倒 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 字、1个 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一边倒 方针提出的 复杂的国际背景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践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新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实践?
(3)据材料三,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制定、调整和发展的基本认识。

19.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前期,官员因没有固定的俸禄制度而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官员之间收入严重不平衡。地方官员截断官物、搜刮掠夺、经商射利,甚至为了谋取暴利 逼民假贷 ,以致严重危及统治。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孝文帝开始 置官班禄 ,施行 以品第各有差 的俸禄制度。孝文帝保留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之制,同时又具体和细化了官品的区分,形成了五大阶梯的官俸差别。这一时期以帛计俸,按季发放,中央官员除了获得绢帛,中央财政还会给他们供给食料,如酒肉、谷物等。地方官员则享受 随近给公田 依户给俸 的待遇,即伴随均田制的推行而实行公田制度。孝文帝的俸禄改革达到了 厘整时务 的功效。

——摘编自徐研:《俸廉关系之辨——北魏官员俸禄制度及其监察机制的探析》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指出文帝俸禄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归纳孝文帝俸禄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改革影响。

20.

(10分)千百年来,关于秦始皇的评说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在 匡饬异俗 中,既在坚决用法律手段强制推行秦国原有的社会礼仪和规范,又在探索用儒家伦理纲常对社会进行教化,以期秦朝统治长治久安。但是,因为独特的历史环境和个人因素,其统治思想发生了严重倾斜,倒向 严而少恩 的法家一边,致使其用法过度,教化无力, 仁义不施 。同时,秦始皇没有充分考虑六国百姓对新的法律政令的认同与否问题,而是雷厉风行地执行新法,急功近利。再加上秦始皇本人骄奢多欲,最终致使秦王朝暴虐而速亡,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令人遗憾的一章。

——党超《匡饬异俗:秦始皇重建社会文化新秩序的举措及其影响》

材料二
毛泽东是这样评价秦始皇的:
1975年,毛泽东曾对在他身边为他读书的芦狄说:秦始皇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地评论。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在统一六国之后,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

——中国网《惊人妙语论帝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 匡饬异俗 理念的变化,分析秦王朝 暴虐速亡 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晚年毛泽东评价始皇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