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9.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9 浏览数:389

一、单选题

1.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 为国以礼 ;道家 非礼 ,认为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

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

2.

秦商鞅变法规定,没有军功爵的人不能当官,有爵才有官;到西汉初年,除保留 非列侯不得任宰相 外,其他都是只提官而不是爵,到西汉中期,不是列候也可以任宰相。这一系到变化反映出(  )

A.贵族爵制已被废除B.选官权集中于中央C.官僚政治渐趋成熟D.官员任用不看出身

3.

《洛阳伽蓝记》成书于6世纪初,书中对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有详细记载。其中说道: 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 这主要反映了(  )

A.魏晋时期战乱没有波及到洛阳城B.北朝经济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繁荣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4.

有学者指出:900多年之前,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梁启超更是指出,在这个 金融管制的办法 中,其中的一些办法 如同近代 文明国家 的银行 。这里所说如同银行的办法有(  )

A.青苗法 方田均税法B.均输法 市易法C.青苗法 市易法D.免役法 均输法

5.

他提出 心中本有之理是宇宙根本法则在人身上的体现,所以 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故而主张 收拾精神,自做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缺? 材料中的 (  )

A.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B.是理学的集大成者C.被视为心学的开创者D.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6.

有学者认为,16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知识分子 直面的课题,大致可以总结为两个:一是形成秩序的能力不再为士大夫独有,而是一边广泛向庶民开放,一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二是把在经济、社会中活动的主体个人的行动和追求利益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 据此可知,这些知识分子(  )

A.主张挽救瓦解的社会结构B.质疑理学构建的纲纪伦常C.顺应市民阶层发展的潮流D.萌生否定君主专制的思想

7.

唐代李白的诗显示出超凡的创造力、博大雄伟的气魄,代表着自由与解放。唐太宗对南朝书法的风气表示不满,认为其 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 。由此可见(  )

A.时代变迁影响艺术评判尺度B.唐代诗歌书法艺术成就突显C.性格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认知D.艺术风格是社会时代的产物

8.

《东京梦华录》是北宋灭亡后,跟随大批臣民逃亡南方的孟元老撰写的一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在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的开封方言来叙述。这(  )

A.凸显了民族矛盾的尖锐B.反映了南北文化的差异C.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D.激发了读者的家国情怀

9.

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10.

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 资本主义的精神 。材料表明(  )

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C.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D.新教提倡的克制享乐违背了人文主义思想

11.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 家庭就是社会的雏形,统治者是父亲,子女是人民,婚姻家庭的出现,意味着个人应该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以前任意解释自由的人,要按照与自己不同的原则行事,听从自己的喜好之前要请教自己的理性。 这表明卢梭(  )

A.主张自由婚姻的神圣至上B.赞赏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C.崇尚符合理性的家庭关系D.强调浪漫主义的婚姻追求

12.

下表是1854—1861年俄国沃罗涅日地区土地价格变动情况(单位:卢布)

省名

1854—1859年每俄亩的平均价格

1861年每俄亩定出的赎买贷款

1861年每俄亩农民事实上支付

沃罗涅日

25.93

3311

6926

由此可知 (  )

A.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制度变革促进了俄国农业迅速发展C.改革未给农民带来任何好处D.农奴制改革有利于俄国的资本积累

13.

《战舰波将金号》拍摄于1925年,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当局禁止上映,而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对它都表示热烈的赞许。禁映的结果越发增加了各国电影资料馆收藏这部影片的愿望。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西方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电影市场B.西方对苏联的电影技术不屑一顾C.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D.电影有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

14.

鸦片战争后,姚莹写下《康輶纪行》, 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 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 。该书的意义在于(  )

A.引起了清政府对边防问题足够的重视B.推动了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C.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D.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主动融入世界

15.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 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 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令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 梁启超意在(  )

A.分析中日学习西方的根本区别B.反对中国购买外国先进武器C.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舆论条件D.指出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

16.

下表摘编自清末重臣戴鸿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国考察后撰写的《出使九国日记》。由此可知戴鸿慈(  ) 

参观地

感想

伦敦博物馆

吾国宫内宝物,流传外间者不少,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

美国总统故居

诚哉!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德国

中国观望不前,未知用电之理,实属可耻

A.是立宪派代表B.主张民主共和C.反对清朝统治D.充满爱国情怀

17.

某校学生制作了主题为 改革与革命赛跑 的时间轴,其中“? 处应填写的是(  ) 

A.义和团运动的兴起B.维新变法思想产生C.实业救国思潮出现D.提出三民主义主张

18.

1919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独幕剧《终身大事》,讲述一个五四新女性反抗父母包办婚姻的故事,指出人有权利来决定自己的婚姻生活。这反映了(  )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变化B.新式婚俗成为社会主流C.新思想宣传方式日趋大众化D.妇女政治地位得以提高

19.

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 变法——自强 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这主要表明(  )

A.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B.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C.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D.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

20.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 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 据此可推知材料(  )

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B.肯定了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21.

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 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 。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22.

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 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 这表明邓小平(  )

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D.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3.

(2019·全国Ⅱ卷 超级全能生 26省12月联考·35)《亚威农少女》由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画家把五个少女的身体分解,以夸张的二维几何形体重新组织、交错叠放,创造出一个多维空间的绘画特色。下列和这种绘画风格的产生最相关的可能是(  )

A.文艺复兴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启蒙运动D.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24.

中国神话说,喷火的龙是全能的猛兽,它始终追逐着一颗火珠子,这象征着追求知识,带好运气。今年是中国的龙年,它给赤色中国领袖带来了好运气。对他们来说,龙已经逮住了火珠子。 这封节选的外电报道的是中国终于(  )

A.获邀参加日内瓦会议B.完成了三大改造C.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25.

1956年5月,陆定一在中国科学院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发言说: 我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相反,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 据此可知,这次 发言 (  )

A.体现了 双百 方针的精神B.开始明确科技文艺发展方向C.清除了文艺上 倾思想D.反映了科技文艺的空前繁荣

二、材料阅读

26.

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有其深刻的历史基因和政治文化传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魏晋时期)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韩愈的思想比较粗糙,还不足以与佛老相抗衡。到了宋代,理学的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理学家提出 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 人的价值 、树立 独立人格 。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批判 吃人礼教 ,提出要 以科学和人权并重 。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20世纪以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西方思潮先后传入中国,也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在一起。20世纪上半叶,中共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完成中国的现代建国。

——寒竹《中国道路的历史基因》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学走向 精微 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上半叶毛泽东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重大理论成果及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特质。

27.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春秋·管仲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收获谷物)以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若权衡。

——明·张居正

材料二 农为国家急务。所以顺天养财、御水旱、制蛮夷之原本也。

——宋·钱彦远

材料三 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史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不同的经济思想,并说明两者目的上的相通之处。
(2)结合北宋王安石变法内容,说明变法是如何体现材料二主张的。
(3)材料三中张之洞评价了王安石变法。你如何看待他的评价,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8.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望历史,我们更能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形成并发展,其实践活动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段

民族国家观念的演进及其实践

19世纪4050年代

◎传统天下观开始动摇:林则徐具有了朴素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打破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神话;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之图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代表人物提出中体西用,并主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为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之路做了铺垫

◎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在爱国基础上究心泰西政治实业之学,主张建立民主政治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康有为提出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近代化民族国家

◎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并形成了国家取代天下民族国家替代封建王朝的近代民族国家观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戊戌变法运动成为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

20世纪初

◎孙中山完整提出了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思想。因辛亥革命而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是拥有独立主权民族国家的雏形,开启了近代以来建设中国民族国家的进程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经过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民族国家最终实现了独立自主,

——据陈艳《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研究》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从以下两个论题中自选一个展开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只列论题不阐述不得分。)(12分)
论题一: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
论题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求:联系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史实,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字迹清晰。)

29.

婚姻关系的变化带有很强的时代性。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际上几乎所有有钱人家的婚姻就好像生意买卖一样。例如,结婚的第一步就是双方男性亲属对财产安排达成一致的协议,但也有因为宗教或感情原因而结婚的。夫妻相亲相爱,理应就会携手营造幸福的家庭生活。在当时,离婚是非法的,但女子可能遭到抛弃。大多数的家庭夫妇白头到老。在工匠的家庭中,妻子是家庭和家庭作坊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摘编自玛格丽特·L·金著《欧洲文艺复兴(插图本)》

材料二 在欧洲的婚姻史上,宗教改革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在此之前,欧洲人择偶和结婚的自由度很大,甚至到了几乎可以任意的地步,男女双方只要表达了结婚的意愿,就能结成了一桩合法有效的婚姻。但是到了宗教改革时期,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订缔结婚约的规则,给有效婚姻的缔结附加了一些条件,其中有一条规定: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这几乎是当时欧洲社会各界普遍提出的二个要求。从那以后,欧洲人的结婚就变得不如从前那么随意了。

——摘编自俞金尧《宗教改革前后欧洲人的婚姻自由问题》

材料三 婚姻要有道德和原则约束,如果为了两个人的婚姻而做出道德败坏的事情,甚至毁坏国家的规章制度,那么这样的婚姻最终的意义又何在?婚姻需要理性,从《社会契约论》可看出,婚姻最终构成家庭,而家庭则是社会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遵守婚姻中的道德法律,就是在融入社会。

——摘编自曾梦清《从卢梭<爱弥儿>看启蒙运动时期的婚姻观》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婚姻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时期欧洲人婚姻观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影响。(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时期婚姻关系的关注点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西方婚姻关系的变化趋势。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