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9.2014届 浙江省“六市六校”联盟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4 浏览数:111

一、单选题

1.

(2014·浙江 六市六校 联盟高三模拟考试·12)在中国有句古话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因此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在某些专业技艺、技巧方面有家规行规,如 传子不传女 。这种现象受中国哪种制度的影响(  )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2.

(2014·浙江 六市六校 联盟高三模拟考试·13)春秋战国时,某位思想家主张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这位思想家是谁(  )

A.墨子B.韩非子C.孟子D.庄子

3.

(2014·浙江 六市六校 联盟高三模拟考试·14)《史记·蒙恬列传》云: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 关于这里的通道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南夷的五尺道B.为了加强北部边防而修筑的直道C.为征服岭南而修筑D.为了防止北部蒙古族的入侵

4.

(2014·浙江 六市六校 联盟高三模拟考试·15)日本一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  )
①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②词走向辉煌,成为宋代文学的标志
③商人在政治和法律上受歧视的地位得到了改变
士大夫画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5.

(2014·浙江 六市六校 联盟高三模拟考试·16)下表为《1933年—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平均指数增长表》,该表所示的经济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33

1934

1935

1936

增长指数

100

1035

105

1076

A.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因忙于内战,官僚资本暂时放弃了对民族企业的压制
C.国民政府发行大量纸币刺激了内需,扩大了消费D.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6.

(2014·浙江 六市六校 联盟高三模拟考试·17)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
①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②人民民主原则  ③工农联盟原则  ④人民公仆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7.

(2014·浙江 六市六校 联盟高三模拟考试·18)列宁曾这样说过: 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地地道道的大傻瓜。 列宁的意图是(  )
①要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政策
③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④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

(2014·浙江 六市六校 联盟高三模拟考试·19)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宰相。联邦议会……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生存。 对于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帝国首相拥有对内阁的控制权B.帝国首相对联邦议会负责C.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行政权D.宪法赋予首相任命内阁成员的权力

9.

(2014·浙江 六市六校 联盟高三模拟考试·20)《十二铜表法》规定: 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 。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B.是一部成文法典C.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D.抑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10.

(2014·浙江 六市六校 联盟高三模拟考试·2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的五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 火车头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  )

A.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已经不存在B.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保护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C.世界经济重心已向发展中国家转移D.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

11.

(2014·浙江 六市六校 联盟高三模拟考试·22)在西方文化中, 人文精神 通常指 人文主义 。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内涵是不相同的。下列最能体现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倾向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精神牧师 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12.

(2014·浙江 六市六校 联盟高三模拟考试·23) 卡门有强烈的个性,独特的道德标准,她邪恶堕落,却又独立自由,宁肯付出生命,也要坚持个性自由和忠于自己。 这是观众对歌剧《卡门》的评价。下列哪部作品的创作风格与其一致(  )

A.《人间喜剧》B.《唐璜》C.《红与黑》D.《约翰?克利斯多夫》

二、材料阅读

13.

(2014·浙江 六市六校 联盟高三模拟考试·38)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 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 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 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 旧辙已破,新轨未立 ,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概述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 私学文化 得以产生和发展?(6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 私学文化 中哪些思想主张是服务于 专制主义 ,哪些思想主张体现以民为本?(4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 个人理智上的自由 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请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 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 的表现,在该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 社会协调发展 方面做了哪些理论创新?(8分)

14.

(2014·浙江 六市六校 联盟高三模拟考试·39)有人说; 妥协是政治的灵魂。 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阿克顿说, 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 。达尔也说: 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 公共 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 超稳定性 ,成为一部 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四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 大妥协 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 投机 革命, 篡夺 了革命果实; 大妥协 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 大妥协 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的《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如何采用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的?此后,又是怎样用妥协的方式推进民主化进程的?(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法国为什么在1870年以前要用暴力方式而非妥协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70年后 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指的是什么?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民主政治的经济因素?(7分)
(3)依据材料三理解美国的宪法为什么能成为一部 活着 的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 多元利益的妥协 表现在哪些方面?(7分)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的 大妥协 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中妥协的认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