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4.2019—2020学年度辽宁省锦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33 浏览数:160

一、单选题

1.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说明当时北京人已经掌握了以下哪种生产技术(  )

A.种植水稻B.会使用火C.烧制彩陶D.铸造青铜

2.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3.

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 字的本义一致B.是 无为而治 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4.

(2017·浙江温州 十五校联合体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3)学者评价在某一制度时说: 伴随着这一制度产生的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崇拜最高权力的奴性意识 这一制度 是(  )

A.郡县制度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度D.宗法制度

5.

丝绸之路 是一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它是一条 玉石之路 ,也是一条 佛教之路 ,更是一条中西方的友谊之路,是沟通欧亚文明的重要桥梁。它开通于(  )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

6.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

A.商朝、秦朝、三国B.隋朝、唐朝、元朝C.商朝、唐朝、明朝D.秦朝、唐朝、十六国

7.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下列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8.

如果想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作物和果树栽培方法,最好查阅(  )

A.《九章算术》B.《尚书》C.《水经注》D.《齐民要术》

9.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 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 材料中 天下大理 的局面被誉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0.

著名历史学家向达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写道: 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 。这表明(  )

A.唐代各种宗教已经被民众普遍接受B.唐代长安已经被少数民族攻占C.西域文化对长安有较大影响D.唐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11.

表为不同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据此可知,科举制 (  )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A.扩大了官吏来源B.得到了不断完善C.提升了人才素质D.解决了考试弊端

12.

隋唐之际,逐渐形成三省之间以及君主与宰相之间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体制。这反映了(  )

A.决策合理化的进程B.君主权力的强化C.行政效率的降低D.皇权受到削弱

13.

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坚持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针对(  )

A.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教训B.契丹族对中原形成的严重威胁C.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的局面D.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14.

《宋史》记载: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和民间谚语 苏湖熟,天下足 。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

A.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C.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作物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15.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时,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材料中所述的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元朝通过册封和朝贡对边疆实施控制B.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C.元朝对边疆的成功统治D.元朝疆域辽阔

16.

根据如表所示的信息可以得知,在澎湖地区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  )

时间

事件

事件后续

1281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

明初沿袭

1384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

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

1622明熹宗天启二年

荷兰人占领澎湖

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

A.增强了政府领土主权意识B.加强了对台湾诸岛的管辖C.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D.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

17.

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强化C.丞相制度的改革D.地方权力的增大

18.

乾隆帝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竖立在须弥福寿之庙的碑亭内,高约12.5米。乾隆帝在碑记中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褒扬了边疆少数民族的 倾心向化 ,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 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 。该材料反映了哪一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密切关系(  )

A.满族B.藏族C.回族D.蒙古族

19.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

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C.农产品商品化加速D.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20.

有人认为,黄宗羲是传统政治体系的 掘墓人 。得出这一见解主要是因为黄宗羲(  )

A.始终将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B.反对专制暴君政治,倡导早期民主C.对传统的程朱理学进行了批判与继承D.提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口号

21.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

A.领土主权B.贸易主权C.关税主权D.司法主权

22.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试图按照古代大同思想来改中国造社会。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提出仿制火车、轮船,意图效法西方。这反映出(  )

A.革命理论不断发展B.太平天国走向成熟C.时代变化影响农民运动D.中体西用思想广泛传播

23.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4.

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

A.严厉禁烟、抵御外辱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5.

1924年9月3日陈独秀发表文章 文明的绅士学者们,说义和团事件是少数人之罪恶,说列强不应该惩罚到义和团以外的人,不啻是向列强跪着说:我们是文明人,我们不曾反抗;汝们惩罚少数的义和团,不应该皂白不分连累到我们大多数安分屈服的良民。情形如果是这样,还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一部分荣誉! 其主张(  )

A.反抗列强的侵略,乃是全民族的责任B.坚守夷夏堤防,维护既有的文化格局C.国人欲脱蒙昧时代,以科学人权并重D.倡导人权平等之说,力求政治之解放

26.

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权分立B.三民主义C.脱亚入欧D.实业救国

27.

1912年初,南京传唱着这样一首歌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根据当时的情景,歌词中的 旧邦新造 是指(  )

A.清政府实行 新政 B.武昌起义爆发C.新文化运动兴起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8.

《新青年》创刊后深受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之所以有如此反响,是因为它(  )

A.宣传爱国主义思想B.以民主、科学为其主旨C.歌颂了十月革命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29.

下表内容是有关对红军长征的论述,从中可以提炼出的共同结论是(  ) 

论述

出处

我们长征时只有一个思想,就是无论如何要克服这些困难,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最后,我们完成了任务,到达了当时的目的地。

张闻天《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

长征是一次充满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理想的举世无双的行动,是人类有文字记录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索尔慈伯力《长——前所未闻的故事》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陈载舸《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概论》

A.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长征中得到集中体现B.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行动C.为理想信念而艰苦奋斗是长征胜利的法宝D.长征的成功展现出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

3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们秉持 两岸一家亲 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 两岸一家亲 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B.一个中国C.和平统一D.两岸三通

二、材料阅读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9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大会上指出: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散发出青春的活力。

——摘自吴玉章《回忆五四前后我的思想转变》

材料四 五四运动的大功劳,是解放思想。我自己就解放了思想。我抛弃了从前 书不读秦汉以下,文章以骈体为正宗 信条 ,把从前读过的经史子集统统置于高阁,开始钻研马克思主义,浏览欧洲十九世纪各派的文艺思潮,并努力翻译、介绍,这都是受了五四时期在北京出版的《新青年》的影响。只有看得多,才能比较,才能分辨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只有这样自己探索出来的正确东西,自己才真正受用。

——摘自茅盾《五四运动回忆录》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 卢沟醒狮 ,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摘自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摘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自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

材料四 1942年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跟他儿子的一次谈话中高度评价了中国战场的伟大作用: 你想想看,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军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的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摘编自(美)巴巴拉·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 十四年抗日战争 的历史依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 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指的是什么?对其建立、巩固和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的是何种力量。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侵华日军的暴行。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此,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10月)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近代的其他国家政权的本质差异是什么?并指出新中国成立对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并简述1954年宪法颁行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