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1.2019—2020学年度山西省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8 浏览数:140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指出,夏商时期,以华夏为中心的 天下 ,逐渐形成了松散的方国联合共同体。到西周推行分封制度后, 天下一家 的观念大大增强。这说明(  )

A.夏商周是部落联盟国家B.分封制是先秦国家基本制度C.分封制推动了国家统一D.政治统一是国家统一的前提

2.

宋神宗时规定在尚书省都司专门设立御史房,用以记录御史是否尽职,并有权向皇帝上奏御史失职情况,皇帝以此决定对其升贬。宋朝此规定(  )

A.有利于防止御史滥用职权B.标志着监察制度的完善C.表明尚书省转为监察机构D.说明御史已威胁到皇权

3.

亚里士多德指出,梭伦的政体最具民主色彩的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由此推知,梭伦的政体(  )

A.为发展公民群体提供了保障B.避免了雅典人贫富分化C.实现了公民民主权利的平等D.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

4.

罗马最高裁判官在审理案件中,根据 公平 正义 并结合社会实际颁布的 告示 ,被授予特权的法学家对法律疑难问题做出的解答等均是罗马法的重要形式。这种立法形式(  )

A.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形成B.不利于罗马法体系的建立C.体现了罗马法的随意性D.利于增强罗马法的适应性

5.

有人说,美国 这些分立的机构,以精心创造的牵制与平衡的方式相互钳制,任何一个机构若得不到另外一些机构的支持和认可,就不能有效地行动 。据此推断,美国的政治体制(  )

A.影响了行政效率B.贯彻了联邦制原则C.削弱了中央集权D.具有人民民主色彩

6.

1875年法国《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规定: 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可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中国的《临时约法》则回避了总统解散国会的问题,规定临时参议院对总统、内阁有质问、弹劾等权力。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法国总统可以直接解散众议院B.参议院对总统具有制约作用C.中华民国实行的是总统共和制D.《临时约法》有效保障了议员权力

7.

民国漫画家钱病鹤在《民国日报》上发表一则新闻漫画《自作孽,不可活》(如下图),漫画中的石碑上刻有 萬歲 二字,碑座上书 民国六年七月一日立此镇压 。该漫画内容 (  )

A.揭示了清政府必然走向灭亡B.是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不满C.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8.

1918年,伊犁镇守使杨飞霞称, 逃来中国境内的俄国兵民约数万人口大车三千余辆 后来者仍络绎不绝,广义党(布尔什维克)追击甚烈边界拥挤不堪 。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苏俄巩固政权斗争胜利推进B.社会主义革命传入中国C.资产阶级革命导致俄国内乱D.十月革命席卷俄国全境

9.

下表是新中国1954年宪法制定的部分过程。由此可知,1954年宪法的制定 (  )

时间

概况

19543

形成宪法草案初稿各大城市组织八千多人讨论修改后形成宪法草案

19546

宪法草案公布交全国讨论。两个多月中有一亿五千多万人参加讨论并提出意见

19549

中央政府委员会通过修改稿形成提交第一届全国人大的讨论稿

A.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B.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C.因缺乏经验而过程漫长D.反映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特点

10.

下表为1946~1998年世界大事年表(部分)对表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

1946

美国准子菲律宾独立

1947

英国结束在南亚的殖民统治将该地划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1949

印度尼西亚脱离荷兰独立

1954

法国从印度支那撤军越南出现北部和南部两个政权

1955

29个新兴国家领导人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降开会确立在冷战中不结盟立场

19591961

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古巴建立共产主义政权

1974

印度发展核武器

1998

巴基斯坦引爆一颗原子弹

A.冷战扩大超出了亚洲范围B.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C.亚洲区域集团化特征明显D.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11.

甲骨文的 字作人执耒而耕之形, 字作单齿木耒之形, 字作以耒耕田之形。这说明当时(  )

A.耒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B.农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C.还未出现金属铸造的农具D.木制农具都比较粗糙简单

12.

据史载,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自荥阳(今河南荥阳)至千乘海口(今山东利津、东营),筑堤千余里,并修黄河,使黄河、汴河分流,从而疏通汴渠漕运。此后八百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患大为减少。由此可知,王景治河(  )

A.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重心的形成B.有利于东汉以来农业经济的发展C.彻底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黄河水患D.体现了统治者对黄河治理的重视

13.

根据下图,可以得知玉蜀黍 (  )

A.在明朝开始被大量种植B.丰富了百姓的饮食结构C.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D.是中外物种交流的结果

14.

唐代饮茶风气盛行,促使大量瓷质茶具制造,从而使瓷器在社会上普遍使用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这表明唐朝(  )

A.市民阶层追求清新雅致的生活B.瓷器制造水平有了极大提升C.社会习俗影响了手工业的发展D.百姓逐渐认识瓷器的实用性

15.

《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中期,官方所设管理金银铜铁的盐冶场务共270余所,而唐代只有168所,北宋矿冶生产能力提高了几十倍。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

A.灌钢法在北宋时期技术走向成熟B.北宋放宽了对民间开矿的限制C.北宋普遍使用煤炭作为矿冶燃料D.水排冶铁技术在北宋开始出现

16.

在长期流通铁钱的四川地区,产生了北宋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纸币的流通遍及东南诸路、两淮荆湖及四川各地。这反映出(  )

A.南宋纸币推广和北宋一脉相承B.南宋经济生活水平远高于北宋C.纸币在两宋的流通日益广泛D.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货币变革

17.

唐朝在武德七年(624年)颁布了均田令,规定 以工商为业者,永业、口分田各减半,在狭乡者不授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唐朝授田(  )

A.带有重农抑商的色彩B.有利于缓解土地兼并C.因田制宜划分了土地D.彻底解决了土地问题

18.

《大明律》载: 凡将马、牛、铁器、铜钱、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货物船车并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 这反映出明朝(  )

A.长途贩运贸易受到限制B.注重维护公正贸易环境C.严格实行海禁闭关政策D.重视用法治来管理民众

19.

玉米和马铃薯传入欧洲后,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作为观赏植物;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粮食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17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这表明当时(  )

A.物种传入丰富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B.欧洲人追求闲情舒适的田园生活C.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D.物种传播改变了欧洲经济作物种植

20.

新航路开辟后的100年间,随着欧洲人的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大批欧洲人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由此可知(  )

A.新航路开辟加速了人口的自由迁徙B.黑奴贸易使美洲人口有了大幅上涨C.欧洲殖民者给美洲带来了沉重灾难D.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族群的融合

21.

17世纪中叶,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由此可推知,英国(  )

A.科学技术进步源于制度的创新B.政治环境稳定推动了技术革新C.技术进步源于社会的不断需求D.政府积极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

22.

下面是英国不同时期就业人口比重示意图。由此可知,英国 (  )

A.在欧美国家中率先完成工业革命B.城市的经济力量和作用逐渐增强C.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D.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23.

下表为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据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明家

身份

成就

发明家

身份

成就

凯伊

钟表匠

飞梭

贝尔

发明家、学者

电话

哈格里夫斯

纺织工、木工

珍妮纺纱机

马可尼

发明家

无线电报

卡特莱特

理发匠

水力纺纱机

西门子

物理学家、企业家

发电机

克隆普顿

发明家

骡机

爱迪生

科学家、发明家

电灯等

瓦特

学徒

改良蒸汽机

本茨

发明家、企业家

汽车

史蒂芬孙

矿工

蒸汽机车

莱特兄弟

发明家

飞机

A.注重对传统科技成果的创新B.以机器动力革新为主要标志C.凸显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D.以应用经验积累突破为特征

24.

德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比英国晚八十年,比法国晚五十年。但从整个进程看,德国工业革命的发展速度之快为世人所瞩目,德国仅仅经历了四十年,比英国约快四十年,比法国约快二十年。德国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垄断组织适应了生产力发展B.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C.普法战争使德国实现了统一D.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蝗灾是我国古代仅次于水旱灾害的自然灾害。徐光启认为,蝗灾的破坏性比水旱灾害更为强烈。早在殷商时代,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蝗灾记录。中国古代蝗灾的发生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2世纪,蝗灾的发生次数相对较少。公元2世纪达到第一个高峰,共发生21次,平均5年发生一次。从公元9世纪开始,蝗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到公元14世纪又达到一个高峰,共发生38次,平均3年发生一次。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中国历代政权对粮食安全问题是相当重视的,而且有一系列制度对粮食安全进行保障从土地政策来说,汉代早期,政府曾给无业流民发放林地,供其耕种、安居;从经费支持来说很多朝代都有减免赋税的政策,并发放贷款给农民购买耕牛、种子等农用品;从技术来说,政府组织编写图书来推广农业技术、发展水利等。从土地到资金到技术,政府都推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特别难得的是,在传统自然经济时代,政府就开始有意识地对粮食市场进行调节和干预。在丰年,以平价收购粮食进行储备,到荒年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农民,以平抑危机。

——摘编自洪蔚《古代中国的粮食安全与危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蝗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蝗灾对中国古代统治的危害。(8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古代中国历代政权重视粮食安全的表现。(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1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牙核安全峰会上首次正式提出 亚洲新安全观 ,该观点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亚洲新安全观是以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为基本内容的安全理念,主张在亚洲地区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摘编自王彪《浅析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的原因》

从材料中提取一到两条信息,围绕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 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美国)教科书的第一个错误是淡化先前探险家的重要性。1492年之前,其他各大州就有人多次到达美洲。哥伦布的重要性首先可归因于欧洲形势的改变,而不是到达了一个 大陆。在众多被教科书遗漏的重要因素中,首先是军事技术的进展。1400年前后,欧洲统治者开始使用大型枪炮并学会在船上装备它们。欧洲连续不断的战争助长了这种军备竞赛,而军备竞赛又导致射击、军事演练以及围攻技术的发展。关于哥伦布的动机,史料讲得极其清楚,但是大多数教科书在描述哥伦布时,并不敢说追逐财富是他们来到美洲的动机。

——摘编自【美】詹姆斯·洛温《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

材料二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变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如由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美洲人口大量减少;非洲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远至澳大利亚,则是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至1870年》

(1)根据材料一,说明美国历史教科书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上存在错误的依据。(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这一变化 出现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这一变化 产生的影响。(8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指资本主义从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向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从以农业占优势的经济向以工业占优势的经济迅速过渡。它包括世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经济、社会关系的巨大变革。

——摘编自庄解忧《世界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经济社会影响》

材料二 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若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国家,那么比利时就是第二个。不过,比利时的邻居荷兰王国直到19世纪晚期才参与工业化。荷兰和比利时一样也是人口稠密的国家。到1870年,比利时有着世界上最高效的钢铁生产设备。与此同时,荷兰仍处于农业占压倒性地位的时期,其工业部门致力于食品加工,尤其是用加勒比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地的蔗糖、荷兰农民生产出来的甜菜来制造糖果。到19世纪末,荷兰牛奶加工企业向英国市场提供80%的浓缩牛奶和奶粉。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变革。(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荷兰工业化起步较晚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