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4.2020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崇左、贺州三市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7 浏览数:366

一、单选题

1.

甲午战后,轮船招商局依据商部奏定的《商律》与官府力争,将企业由 官督商办 变为 完全商办 ;民国成立后,政府曾有接收招商局的举动,但因招商局抵制而即刻撤回,且表示出对招商局主权的尊重。这说明(  )

A.官企改制是大势所趋B.洋务运动已经难以为继C.中央权力重心的下移D.企业经营环境有所改善

2.

明代商人凭借财富实力,面对自然灾害,能有效组织起地方赈救事宜,有的甚至通过为有关部门进呈建言、供备咨问、领任差事、调节地方纠纷等方式,直接参与地方和国家事务的处置。这说明明朝(  )

A.商人取代士绅承担公共职能B.政府对地方基层管理的强化C.经济发展拓展商人参政空间D.士商相互渗透合流趋势明显

3.

1456年,德国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机,推动《圣经》的大规模印刷,此外《九十五条论纲》也得以大量印刷,迅速传遍德国甚至欧洲,让民众能直接接触到这类文本媒介。印刷术的进步(  )

A.利于民众冲破教会思想控制B.使德国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C.推动德国世俗化的迅速实现D.直接开肩了理性王国的时代

4.

个人主义 强调冲破传统道德伦理束缚,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思潮之一,但不久社会各界对其评价逐渐走低,到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更是成为 自私自利 的代名词,反复遭到批判。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B.图强御侮的现实感召C.传统文化的理性回归D.西方文明弊端的显现

5.

抗战期间,中共在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和税制改革,其效果如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些改革 (  ) 
晋察冀等5大根据地阶级及其土地占比统计(%)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阶级

战前

36

72

284

54

5

战后

24

67

38

47

25

土地

战前

5

21

5

19

08

战后

135

175

5

225

06

A.增强中共在乡村的动员能力B.消除了传统精英的经济优势C.构建了全新的乡村政权结构D.实现了 耕者有其田 的目标

6.

1985年,戈尔巴乔夫提出 加速战略 ,主要措施有:一、加强大企业,更新企业技术设备;二、抓劳动纪律;三、提高产品质量。据此可知, 加速战略 主要旨在(  )

A.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B.解决经济发展停滞难题C.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D.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7.

宋朝三司与宰相的职权关系颇为复杂,一方面三司作为宰相领导下的中央财务职官系统,在财务行政中须报请宰相决策,另一方面,三司又可通过多种渠道,不经宰相而直接奉圣旨行事。三司在政务运行中的地位表明(  )

A.政出多门使决策的效率降低B.中枢机构职能划分得以理顺C.君主力图强化对政务的掌控D.官僚机构人浮于事现象严重

8.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内阁更换频繁,但在1879年到1940年的94届政府中,74届内阁中至少有一名成员来自前内阁,有40届内阁一半以上的部长来自前内阁。这一现象(  )

A.巩固了议会权力中心的地位B.体现了各派政治妥协的特征C.利于维护统治的延续与稳定D.导致内阁行政权力过度集中

9.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中一篇简文以虞、夏、商、周为例,论述其礼乐等各方面由朴素走向奢华,导致夏代 海外有不至(朝见、归附)者 ,商代 海内有不至者 ,周代 海外之诸侯归而不来 。这一论述反映(  )

A.奢靡导致三代灭亡的客观事实B.时人倡导以俭治国的历史认识C.战国理性的政治伦理秩序确立D.先秦地方出现离心离德的倾向

10.

汉朝的重要商品名号往往提示地名,如纺织领域形成 鲁缟 齐纨 蜀锦 等著名品牌,这反映(  )

A.区域生产优势形成B.地方品牌商品密集出现C.区域经济分工明显D.丝织品的生产技术高超

11.

1964年,新中国邮电部发行编号为特66的邮票《知识青年在农村》,分别表现知青在农村收获、种植、学习,科研的场景。该邮票 (  )

A.客观反映了文革中的 倾错误B.表明农村已初步改变落后的局面C.记录现象推动农村生产关系变革D.意在宣传知青建设农村的新风貌

12.

古代雅典社会口传特征贯穿于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中,政治生活很大程度上也依赖口头辩论。从决议在议事会提出,经过公民大会上的辩论,到最后形成决议,几乎都是口头进行。这一现象(  )

A.弱化了雅典的政治理性B.推动了智者运动的兴起C.使雅典缺乏法律的保障D.源于雅典公民素养欠缺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茶馆是成都人休闲娱乐之地,无论是上层精英还是下层民众、富人还是穷人、闲人还是忙人,都在茶馆这个公共空间里活动:人们去茶馆会友、交易、推销、卖艺、闲聊,或无所事事、观看街头行人,后来,有人在茶馆讨论时事、宣传演讲、发动民众。晚清以来,茶馆一直被地方政府批评为 秩序不良 之地,1903年,刚建立的成都警察公布了茶馆规则以约束茶馆。1916年警察制订新的控制条文,申明任何表演都不得有 淫荡 的语言和动作,否则将被禁止。茶馆虽经常藐视规章,但也力图改变面貌以迎合时尚,1912年陶然亭茶馆开张,特设有一球房,据称是要提倡西方 文明 健康 的娱乐,还提供电话、报纸和食品等服务。有些茶馆还把话剧引入成都舞台。如今,茶馆仍然是大多数市民最能接受的公共生活空间。

——摘编自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

材料二 1650年,牛津开设了英格兰第一家咖啡馆,之后,咖啡馆吸引了贵族、文人、学者、科学家、商人等不同群体的光顾与参与。咖啡馆顾客们彼此之间相互平等、包容而开放,不论政治、宗教话题,或科学、文学、商业话题都可讨论。17世纪中叶后。英国政局动荡,一些咖啡馆俱乐部时常在咖啡馆内对政治、宗教等严肃话题进行讨论,新旧社会阶层在咖啡馆中试图引导社会群体为其代言的政党服务,咖啡馆内各种新闻信息的易取得性、政治化、谣言化,使政府加强对咖啡馆内信息传播的管控。18世纪,期刊杂志报纸在咖啡馆中流转,成为顾客争相取阅的对象。此外,咖啡馆被英国人视为增进知识、培养技艺的重要场所,过去专属于知识精英的各种专业学问都能在此获得有效传播。

——摘编自王浩宇《近代早期英国咖啡馆文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成都茶馆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英国咖啡馆和成都茶馆的共同特征,并简要说明两者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中国国际责任观的历史演变 

国家身份

国际责任内容

国际责任表现

天朝上国

天下责任;朝贡责任。

天下观;朝贡体系。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维持朝贡体系责任;国家救亡图存。

维持朝鲜等国主权,避免欧、日国家侵略;抗日战争。

新生社会主义国家

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反对帝国主义,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

援越抗法;对周边及民族主义国家的对外援助。

革命社会主义国家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修正主义;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

援越抗美;对民族独立国家及革命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

最大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

韬光养晦;国内经济建设;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稳定,成为国际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

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20世纪90 年代

国际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文明多样性;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全球治理。

积极参与和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等。

——摘自吴兵《从天下责任负责任大国

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阶段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当1910年12月东北发生鼠疫时,清政府没有专设的防疫机构,沙俄、日本均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独揽防疫工作。迫于形势,清政府派伍连德医生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并知照各国政府,请求选派疫病专家来东北, 研究传染之由 研究治法 ,参与鼠疫的防治,并于春天在奉天(沈阳)召开万国防疫会,进行学术研讨。清政府听从了伍连德等人的建议,对疫情采取了科学而有效的防疫措施。先后拨巨款,在疫区各省添设了医院、检疫所、实验室等,设立奉天防疫总局、哈尔滨 鼠疫研究所 等机构。制定了《民政部拟定防疫章程》、《防疫善后办法之要札》、《为疫捐躯者之报酬》、《疫故人家属财产善后章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聘请了通晓西医的人才为医官,准许成立了卫生警察队伍。对染疫者或有嫌疑的人采取了具体而又有效的隔离、消毒等防疫措施。打破中国传统的习俗,对病患死者采取了火葬的措施。军医学校和警察学校的学生也都被调动起来协助防疫。全国各地士绅纷纷捐款,刊印各种防疫文章。最终,1911年4月24日,东三省总督锡良等电奏陈明: 三省疫已肃清 。在这次防治瘟疫过程中(清)政府探索和引用了西方卫生体系,促进了我国近代疫病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改编自《1910—1911年东北大鼠疫与哈尔滨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此次战胜疫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事件解决对中国产生的意义。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69年,尼克松政府适当放宽对华贸易管制,包括取消《国外资产管制条例》中对美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从事对华交易的限制,但规定这些交易必须属于巴统设定的非战略交易等规定。1971年在中国成功实施乒乓外交之后,尼克松总统采取一系列步骤增加中美之间的旅游和贸易交往,并允许在一般许可证清单下进口所有中国商品。1972年2月17日,尼克松进一步放宽对华贸易管制,如将中国从商品管制名单的Z组(全面禁运)调整到Y组(允许非战略物资出口);取消要求美国公司在位于巴统成员国的分支机构向中国出口战略商品时,必须在取得所在国许可证的基础上取得美国财政部的许可证;取消要求美国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在向中国出口海外技术时必须事先取得财政部的许可证等相关规定。1972年,双方的贸易额猛增至9250万美元。

——摘编自贺平《尼克松政府初期美国放宽对华经济管制的政策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政府放宽对华经济管制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尼克松政府初期经济政策对双方发展的共同意义。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赵充国(公元前 137年一公元前52年),西汉陇西上邦人,善骑射,为人 沈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 ;羌族叛乱,七十多岁的赵充国为掌握敌情,亲临边境。到边境后,赵充国认为对羌族各部应当根据主谋与胁从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严惩主谋者,宽恕胁从者。但大臣多有反对,赵充国反复陈述用兵利害,并建议 先诛先零(羌)”,宣帝采纳了赵充国之策。赵充国领兵打败先零羌,又到罕、开羌地区,赵充国命令不得烧毁住所损害农牧,罕、开羌竞不烦兵而平定。为彻底解决羌患,赵充国上奏:一、羌患 易以计破,难以兵碎 ,我以为 击之不便 ;二、罢骑兵,招募民众, 缮乡亭,浚沟渠 ,进行屯田,只以少数骑兵卫护屯田者, 益积蓄,省大费 。由于皇帝大臣反对,赵充国反复报告说:先零羌所剩精兵不多,汉军屯田, 内有无费之劳,外有守御之备 ,敌胜利在望。宣帝诏令辛武贤等出击,只取得小利,而赵充国不出兵, 所降复者得五千人 ,于是诏令罢兵,留赵充国负责屯田。神爵二年秋,羌族不少部落首领率众来降。汉朝予以安抚, 初置金城属国以处降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简析赵充国平定羌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赵充国治理羌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