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7.2019—2020学年度广东省中山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37 浏览数:530

一、单选题

1.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 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 立家 ,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 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 , 只知效忠于 ,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

A.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B.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C.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D.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2.

秦统一后,设置博士官,吸收各国士人参加政府,建立了博士制度。 博士,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 (《续汉志》)由此可知,该举措(  )

A.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B.旨在缓和与士人矛盾C.促进了太学教育发展D.有利于优化政治统治

3.

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等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 这表明郡国并行制(  )

A.带有浓厚的家天下意识B.易留下地方割据的隐患C.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D.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

4.

唐朝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又设立了政事堂。每当需要颁下诏敕的时候,就先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会同其他必要人员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来商议、决定政务。由此可见,政事堂的设立(  )

A.弱化了宰相权力B.提高了行政效率C.导致了冗官现象D.加强了权力制衡

5.

有学者研究指出,李白未曾参加科举,但他早就声名远扬,因而由玉真公主推荐,应诏入京,供奉翰林。学者意在强调(  )

A.选官制度还没有基本定型B.皇室干预朝廷人事任免权C.科举不是选官的唯一途径D.寒门子弟入仕的机会渺茫

6.

宋代,知府(州)公事必须通判联署方能生效,通判本身有行政工作;明朝开始确立以知府为一府首长,通判作为知府辅佐官,必须 以安静为事 ,被视为 闲曹 。这一变化(  )

A.说明明朝地方监察形同虚设B.反映出中央集权强化的趋势C.体现了官员选任制度的异变D.有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7.

南宋政府机构比北宋明显精简,表现之一就是兼职的发展。……北宋时 众建诸司 被分散的地方行政权力,又通过兼职逐渐合并。这表明(  )

A.宋代积贫积弱局面得到初步改善B.南宋机构精简导致中央集权弱化C.宋代 分化事权 思想逐渐强化D.人才匮乏导致兼职的现象普遍化

8.

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本是政府网罗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入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翰林院职能的演变(  )

A.是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B.适应了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C.促使了明初丞相制度的废除D.是皇权极端加强的重要原因

9.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在雅典 政事的最后裁断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 公众决议所宣布的命令可以代替法律 。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

A.城邦法律缺少实用性B.群众有尊重历史传统的习惯C.民主观念日趋于淡薄D.国家决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10.

公元前2世纪,在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官兵从希腊挑选并带回来的大批人质里面,包含有贵族、伦理学家、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等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奴隶、杂技演员,甚至还有主厨。这种现象会导致(  )

A.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B.希腊民主遭受致命摧残C.罗马的法治迅速发展D.罗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11.

(原创)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 公议案 ,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

A.反映了内阁行政权扩大的趋势B.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C.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D.有利于提高议会的办事效率

12.

1787年 制宪会议 是后来才叫的名字。事实上,如果一起始就打着立 新宪 的主意,起码有三分之二的代表都会裹足不前。2月份在纽约召集的国会(即邦联国会)已明令费城之会 唯一且特定的任务,系修改现行《邦联条例》”。这表明制宪会议召开前,美国(  )

A.旧体制更利于国家发展B.人民抵触资产阶级宪政C.人民大多认可邦联体制D.各州意见一致没有分歧

13.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中央政府在管理州际和对外贸易、造币、移民归化、维持陆军部队或者海军部队等事务上,拥有非其莫属的权力。中央政府还具有解决两州或多州争端、解决不同州公民之间争端的司法权。这些规定(  )

A.体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原则B.注意协调平衡多个集团的利益C.以立法形式强化中央政府的职能D.为后来美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14.

1789年法国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法国的玛丽·戈兹主张女性也应该有与男性相同的公民权利,但不久她被送上了断头台。1804年法国《民法典》明文规定已婚妇女不具备公民权。这说明(  )

A.女性争取人权过程艰难曲折B.法国人权状况没有改善C.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异常活跃D.法国君主专制政体盛行

15.

(2019·安徽 皖南八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2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这一规定体现了德意志帝国(  )

A.对立法权的警惕B.政府行政效率低下C.政治近代化的趋势D.首相权力受到制约

16.

1832年,闽省渔户杨某曾在 大洋面上与夷船以鱼换米 ,并得西人所赠书册。结果,在官府的干预下 起获夷书,咨请军机处,恭呈御览 ,并招致上谕对于督抚的切责和追究。这表明(  )

A.渔户企图勾结西人牟利B.官府积极维护主权C.传统观念影响中外交往D.君主牢牢掌控臣属

17.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 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中国民众的这一行为(  )

A.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B.彰显朴素的民族情怀C.反映了战术的单一性D.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

18.

有学者指出, 太平天国可以算作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的反孔群众运动了。所过之处,往往焚学宫……曾国藩因此而谓之 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学者意在强调(  )

A.太平天国肩负重建秩序的重任B.反孔运动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C.过激的群众运动阻碍文化传承D.太平天国清算了封建文化流毒

19.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8)就甲午战争而言,日本当然赚的盆满钵满。但放在大历史中看,大获全胜的日本却因此埋下祸端,最终差点落得个亡国灭种的境地。该分析,意在指出甲午战争(  )

A.制造了中日的历史仇怨B.助长了日本的军国主义C.激化了美日之间的矛盾D.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展

20.

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掌握了多数省的政权,促使湖北军政府参加南北和谈,推进了国内统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宪派向革命派进攻,迫使革命党人接受和谈条件,推选袁世凯建立北京政府,中国实现暂时的稳定与统一。由此可知立宪派(  )

A.由资产阶级维新派转化而来B.意在建立民主以实现君主立宪C.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D.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

21.

下图是1911年10月30日发行的 中华民国中央军政府军用小票 。军用小票采用黄帝纪年法的主要目的是(  ) 

A.紧跟时代潮流B.庆祝民国成立C.宣传排满革命D.缓解资金紧缺

22.

五四运动后,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等人都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深刻思考中国的革命和未来。这反映出五四运动(  )

A.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民族解放的新武器B.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兴起C.标志着中国人民救亡意识的觉醒D.促进了民主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23.

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 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 恩格斯意在说明(  )

A.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C.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D.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24.

据记载,巴黎公社存在的72天中,公社委员会及下层机构共颁布了400多项法令和400多条公告。巴黎公社的举措(  )

A.致力于实现以法治国理想B.具有多变性与随意性C.有利于民众了解施政情况D.缺乏民众的舆论监督

25.

有学者指出 与其说是夺权,倒不如说布尔什维克把现成权力捡起来更为贴切……那时,临时政府仿佛一下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半个留守抵抗的人也没有。 这表明(  )

A.临时政府的垮台是必然的B.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正确的C.革命政权的巩固是轻松的D.十月革命的成功是偶然的

26.

黄埔军校在初次招生时,即确定按省区分配招生名额,第一期毕业生来自22个省份,涵盖了大半个中国,这和当时许多军队乃至军校以地方集合的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当军校出现同乡会小组织时,遭到严令禁止。这种做法(  )

A.推动了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利于树立统一完整的国家意识C.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D.表明革命首要目标是实现统一

27.

关于能不能打垮国民党政权,毛泽东曾说,当农民把大牌子写着 张二狗二垧地 的时候,共产党扎根了。这表明(  )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逐渐完善B.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时机成熟C.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变化D.民众支持是革命胜利的基础

28.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专门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在组织8000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1.5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18万多条。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这些意见认真研究,采纳吸收100多条。这一过程(  )

A.奠定了国家政治建设的基石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D.确立了 依法治国 方略

29.

郭溪土在《试论周恩来 和平解放 台湾的思想》中指出: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1955年,周恩来在作《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地、公开地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这表明我国政府(  )

A.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确立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政策C.正式提出了 一国两制 方针D.对台政策灵活务实积极主动

30.

20世纪50年代初期,十分珍视自由和民主的美国人发生了以 麦卡锡主义 为代表的反共反苏狂潮;相应地,在苏联东欧方面则是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清洗 内部敌人 的运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美苏两国(  )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B.军事集团进程加快C.政权面临颠覆危险D.意识形态斗争激烈

31.

丘吉尔于1948年提出 三环外交 政策,所谓 三环 就是英联邦关系、英美关系、英国与西欧关系,这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关系是英国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政策旨在(  )

A.推动战后欧洲联合B.对抗美苏争霸格局C.维护旧的殖民体系D.挽救英国国际地位

32.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二次联考·14)1952年,周恩来深入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外交工作经验,指出世界局势 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 其中, 同我国已建交的东南亚国家,过去是殖民地,现在由当地资产阶级来统治。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已放弃 一边倒 的外交策略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C.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原则D.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33.

1970年1月,中国驻波兰临时代办雷阳会见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塞尔,表示奉命原则上同意恢复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同日,美国国务院在宣布该消息时,首次使用了 中 华人民共和国 的全称。1月和2月,雷阳与斯托塞尔先后进行了两次中美大使级会谈。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B.中美共同谋求两国关系改善C.中国对美采取灵活外交原则D.美国承认了新中国合法地位

34.

对于德国统一,戈尔巴乔夫在《回忆录》中强调自己主动给德国的北约身份放行,美国总统布什与其国家安全顾问的联合回忆录《重组的世界》中认为是美国的主动倡议迫使戈尔巴乔夫接受了德国的北约身份;德国总理科尔的回忆录《我要的是德国统一》对该问题避而不谈。这反映出(  )

A.单一视角难以还原历史真相B.时代发展影响历史叙述C.美苏两国主宰德国统一进程D.个人记述缺乏研究价值

35.

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同年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调 美国优先 的原则,并在随后几年中陆续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巴黎协定等组织或协定。这表明(  )

A.世界民族分离主义逐渐兴起B.英美关系决定国际格局的走向C.全球化的历史进程面临破裂D.现有国际秩序和规则面临挑战

二、材料阅读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 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 旧邦新造 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如何 揖美追欧 的?(3分)
材料二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在讨论国歌问题上, 不少人推荐《义勇军进行曲》,但觉得歌词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这一句应该修改。而周恩来、梁思成、黄炎培等人认为 用原来的歌词,才能鼓动情感 这首歌曲已是历史,为保持其完整性,词曲最好不作修改

——摘编自舒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立法记》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不修改《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原因。(5分)

37.

从古至今,法律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利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郑国子产根据已有刑法重新编订了三种刑法,在公元前536年 铸刑鼎 , 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社会公布;让百姓明白法与非法的界限,知道犯法会 得到怎样的处罚。结果,社会治理透明度增加,犯罪案件减少了。
公元前452—前450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先后编订了十二个法表, 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在后世的岁月中,它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摘编自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岳麓版必修一教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国子产 铸刑鼎 与古代罗马编订《十二铜表法》相似的社会背景与共同的历史价值。(8分)
材料二 在专制统治环境下,中国古代不具备产生诸如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近代民法观念的条件。……1907年清廷设立修订法律馆, 参酌西洋法制 ,起草民、刑各法典。……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 大清民律草案 基础上继续主持起草民、刑法典, 称为 第二次民律草案 。1930年,国民政府在之前民律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此前,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和列强续签商约时,提出废除领事裁判权,列强均以颁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为放弃该权的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序言

指出材料二中国法制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