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53.2018—2019学年度河南省鹤壁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9 浏览数:323

一、单选题

1.

下表(  ) 

时间

成就

战国

都江堰

汉代

漕渠、白渠、龙首渠

曹魏

翻车

唐朝

筒车

宋朝

高转筒车

A.注重农业精耕细作B.农业成就最为突出C.重视农业生产发展D.农业工具不断更新

2.

战国时代的手工业,有作为农业副业的家庭手工业,有独立经营的个体手工业,有 豪民 经营的大手工业,也有各国封建政府经营的官营手工业。这说明当时手工业(  )

A.种类多样B.分工协作C.竞争激烈D.规模庞大

3.

唐代农村,出现了行市、草市、亥市、腊市、市、集、墟等各种定期的集市和鱼市、市、蚕市、扇市等专项物品集市。这一现象的出现(  )

A.说明农村市场规模扩大B.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C.表明政府抑商政策松动D.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4.

汉武帝时,将冶铁、煮盐、酿酒等私营权收归政府,由国家垄断经营。这一举措(  )

A.解决了国家财政危机B.是抑商政策的反映C.消除了富商大贾势力D.意在维护小农利益

5.

在洋务派创办官督商办企业的同时,中国社会还出现了一些主要由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投资的企业,采用机器进行生产。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开始出现近代企业B.实业救国思潮盛行C.政府放宽设厂限制D.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6.

这一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取得了长足进步,被学者称为是民族资本主义的 黄金时期 现代工业的第二次发展浪潮 。这一局面的出现(  )

A.源于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得益于资产阶级投资热情高涨C.受到列强经济侵略消除的影响D.是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结果

7.

下图为1958年的一幅漫画(画中字: 肥料 丰产 肥料堆积比山高,秋后变成金粮山 )该漫画反映了(  ) 

A.人民改变经济落后面貌愿望B.我国农业科技取得突破C.社会主义建设以农业为中心D.民众对农业高产的欣喜

8.

中共在某次会议上强调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经济建设,并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

9.

1990年4月,在邓小平提议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和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这一举措(  )

A.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B.为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作了奠基C.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格局D.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要求

10.

据《南山日报》报道:1907年10月13日,天津塘沽张小田与北京慕贞女子书院的贾玉莲,在天津海大道美以美会微斯教堂,由陈牧师主持举行文明婚礼。这一报道表明当时(  )

A.新式婚礼已出现B.民众拥有信教自由C.婚礼走向了简约D.报刊成为传媒主流

11.

淞沪铁路前身为吴淞铁路,由英国怡和洋行为首的资本集团于1876年建成通车,翌年清政府赎回拆除。1897年,清政府以官款再建淞沪铁路。这说明(  )

A.洋务运动成就巨大B.清政府塑造自主的形象C.列强经济侵略受阻D.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艰难

12.

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海道大通,使得殖民地的财富,尤其是美洲的黄金、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欧。这一状况(  )

A.引发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导致了西欧物价上涨C.促使世界市场雏形出现D.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3.

下表下表为17世纪中叶西欧某国的海外殖民地统计表。该国是(  ) 

非洲

亚洲

美洲

好望角

印度据点、马六甲,锡兰、巴达维亚,台湾

新阿姆斯特丹

A.英国B.葡萄牙C.荷兰D.法国

14.

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镑,增加到1840年的45590万镑;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

A.工业部门大量涌现B.基本完成工业革命C.工业生产迅猛增长D.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15.

1913年,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由1870年的23%上升为38%,在世界工业中独占鳌头。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是美国(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世界贸易中心的建立C.海外殖民掠夺的进行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6.

下表下表为1929年和1934年不同类型产品的世界贸易值(1929年为100)变化统计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29

1934

制成品

100

33

原料与半制成品

100

35

食品

100

34

A.国际市场争夺加剧B.世界性经济大危机C.贸易保护主义盛行D.全球货币体系崩溃

17.

1932年1月,美国政府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并允许复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美国(  )

A.抛弃了自由放任政策B.采取了摆脱危机措施C.各行业资金短缺严重D.社会秩序出现了好转

18.

罗斯福新政期问,美国政府先后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公共工程管理署、国民工程管理署和工程振兴署等机构。其主要目的是(  )

A.改善民众生活质量B.解决严重失业问题C.增强政府行政权力D.缓和国内社会矛盾

19.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从英国开始,继而西方各国开始竞相削减福利开支。这表明西方(  )

A.缩小 福利国家 的规模B.贫富差距得到解决C.国家财政开始出现危机D.加强政府干预经济

20.

据统计,苏俄(联)的农业播种面积从1920年的0.97亿公顷增加到1925年的1.04亿公顷,同期粮食产量增加了17亿普特。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

A.余粮收集制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C.农业集体化的开展D.斯大林体制的建立

21.

1966—1975年,苏联社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5.3%,工业总产值从2294亿卢布上升到5112亿卢布,农业生产总值从883亿卢布上升到1128卢布。这说明当时苏联(  )

A.农民生活改善B.注重发挥市场作用C.改革成效明显D.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22.

1945年12月,28个国家政府的代表签署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并宣布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正式成立。该组织成立的初衷是(  )

A.实现国际汇率稳定B.致力于全球性发展援助C.减少国际贸易壁垒D.推动战后欧洲经济复兴

23.

有学者指出,1999年,欧盟在一体化道路上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进展。该学者作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欧盟(  )

A.开始了经济一体化探索B.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C.经济政治实体过渡完成D.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24.

下图为某组织成员国(阴影部分)分布示意图该组织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欧洲联盟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

25.

世界贸易组织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市场导向为前提条件,目的在于减少各成员国政府对经济、贸易活动过多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据此可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有助于推动市场化的改组B.将促进完整世贸体系建立C.使我国企业面临更大压力D.利于缓解国际贸易中矛盾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西汉时,由于商业的繁荣,出现了许多大都市。最大的都市是京师长安,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除长安外,洛阳、临淄、邯郸、宛、成都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洛阳水陆交通便利,临淄丝织业发达,邯郸是黄河以北的商业中心宛是南北交通要道,冶铁业很发达。西汉的城市,不仅在中原地区星罗棋布,就是在南方地区,也有很大的发展。如江陵 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 ;吴(今苏州) 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都会也 ;番禺(今广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
材料二 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 的界限,商店可以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坊与坊之间的墙壁也都拆除了。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城市发展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宋城市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积极筹划建立国家资本工业。1928年8月,国民政府工商部长孔祥熙提出了兴办国家工业的方案;1931年,成立国营基本工厂设计委员会,对建立国营工业进一步进行规划。1933年,制订并公布实业四年计划,在以实行国家经济统制为目标下,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建设国家资本主义经济。1936年,拟定《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在五年内投资27亿元,建立一批国营重工业工矿企业。1936年以后,政府对具有战略意义的某些有色金属实施统制。

——摘编自《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

材料二 1933年6月,美国国会颁布工业复兴法。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间关系。将全国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制定 公平竞争法规 ,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和工资水平等。

——摘编自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筹划建立国家资本工业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工业复兴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从1925年到1929年,苏联进行了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整个五年计划贯彻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10月起实行,到1932年底提前完成。苏联已经由一个农业大国变成为工业一农业国。随后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苏联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摘编自宋才发《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回溯与评析》

材料二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显著的,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1940年,短短的12年内,苏联整个工业增长了5.5倍 这是世界工业发展史上所没有的 。更为突出的表现是:在较短暂的时间内,建立起了一个部门相当齐全的大工业体系,从而大大地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自立的能力。

——摘编自顾玉兰《全面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6分)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导致东、西两半球文明交汇和世界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 地理大发现 ,并非是一连串偶然的历史事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仅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客观条件。欧洲人之所以完成地理大发现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壮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如此深厚与广阔的背景,才使得始自西欧的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历史意义,远远超过了始自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明代郑和的远航。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考察,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扩张孕育了经济全球化的萌芽;随后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对立的消失和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的扩展,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深入发展。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业已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阻遏的时代潮流。

——摘编白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地理大发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因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