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0.2020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5 浏览数:454

一、单选题

1.

战国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的饮食、盥洗、装扮、照明等,有盆、釜、铜镜、灯台、炉子等,礼仪功能逐渐消失了。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等级分封制政体的瓦解B.封建政治体制的初步建立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进步D.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应提高

2.

短缺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模式体现了(  )

A.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C.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D.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

3.

16—19世纪初,在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中,西班牙先从美洲殖民地掠夺白银,再从菲律宾收购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然后将这些商品运回美洲殖民地。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  )

A.引起了菲律宾的 价格革命 B.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发展C.加速了美洲生产方式的改变D.使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4.

英国历史学家伊懋可在《中国历史的模式》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 高水平均衡陷阱 理论,认为由于中国历史上的农业实践把传统技术和生产要素组合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以致维持了一个与欧洲早期历史相比更高的生存水平,从而人口增长很快,相应导致劳动力过多和过于廉价,使得劳动节约型的技术不能得到应用。这一理论最宜用于探究中国社会(  )

A.小农经济的特点B.传统技术的优势C.商品经济的发展D.明清社会的转型

5.

2018年9月15日,深埋于大连庄河海域海床面以下5米处的 经远 舰名牌被发现。 经远 名牌是木质,外表髹金。 经远舰 沉没于(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下图为中国近代漫画家沈伯尘于民国二年画的一张女子风情画,图中右边文字为 豆蔻青枝二月生,自由车子试郊晴。虽然谢尽闲蜂蝶,尚有飞尘逐我行。 对该画理解正确的是 (  )

A.旗袍成为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B.此时女子已获得受教育的权利C.继承了中国文人画的写意风格D.这一时期自行车已在中国出现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仅川沙一县就出现过好几个操工商之业 诸生 ,例如国学生黄斌替上海招商局制订章程,监生朱纯祖中年创设米行,监生姚光第感于地方贫瘠设立机器轧棉厂。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旧式商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B.旧式士人价值取向走向多元化C.旧式工商业向近代商业转化D.传统社会秩序已发生根本变化

8.

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解释: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实行(  )

A.计划经济体制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从苏联引进的156个特大工业项目中,绝大多数是重工业项目,而在60年代前期,中国从西欧、日本引进的设备中,洗涤剂、化学纤维、塑料、化肥等面向市场、面向农业的项目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尝试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B.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体制框架C.打破了资本主义对我国的封锁D.探索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道路

10.

学者宋圭武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 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 和不足。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小岗村包产到户是错误的决定B.集约化经营土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C.必须保证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D.农村劳动力欠缺制约小岗村的经济发展

11.

2002年,我国钢铁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加39.3%,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科研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产量达到18289万吨,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钢材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C.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D.国家加强钢铁业的垄断

12.

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部分数据情况。据此可知(  ) 

年份

出口额

百万美元

进口额

百万美元

贸易差额

百方美天

贸易额/GDP%

1978

9750

10890

-1140

953

1984

26139

27410

-1271

1729

1989

52538

59140

-6602

2475

1992

84940

80585

4355

90

1997

182792

142370

40422

13

2004

593326

561229

32097

5977

A.中国经济的世界地位上升B.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D.外贸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主导

13.

1518年底,天花首次在美洲出现,并在其后两百年中多次发作。在17世纪的前3/4的时间里,新英格兰土著人口的数量从73万人下降到1.2万人。由此导致(  )

A.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B.大量黑人被贩卖到美洲C.许多欧洲人移民美洲D.众多中国人向美洲移民

14.

有学者认为,瓦特并非 蒸汽机的发明者 ,只是一位优秀的 蒸汽机改良者 。如果没有英国采矿业的急迫需求、前人的技术积累、专利保护观念的深入人心、合作者博尔顿的商业头脑等诸多先决条件,瓦特基本没有可能取得被后世所给予的荣耀。据此可知,瓦特的发明(  )

A.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B.促进专利制度的产生C.成为工业革命的开端D.推动采矿业技术革新

15.

下表是1929—1938年美、苏、德、日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表,表格中代表苏联的数字是(  ) 

国家

1929%

1932%

1937%

1938%

111

106

114

132

433

318

351

287

50

115

141

18.7

25

35

35

38

A.①B.②C.③D.④

16.

某作品称: 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 这一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开启向新经济政策过渡B.推动农业集体化的一种举措C.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D.扩大国营农场自主权的改革

17.

下图所示是1944年10月斯大林与丘吉尔会面时达成的瓜分东欧的内部协议(部分),由丘吉尔标注的百分比方案得到了斯大林的勾画确认。罗斯福没有参加这次会议。该协议(  ) 

A.加速了 霸王行动 实施B.反映了苏英不顾美国利益C.直接导致了战后欧洲分裂D.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18.

2017年《公民报》报道,某国际组织再次对坦桑尼亚提供了1.3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以加快坦噶港、阿鲁沙等七个重要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最终实现工业化目标。该国际组织是(  ) 

19.

下图是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公投,决定脱离欧盟的漫画。此外,美国也采取了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 逆全球化 的措施。这表明(  ) 
7590.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A.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B.发达国家不再主导全球化C.区域集团化发展已经失控D.英美利益得到了绝对保障

20.

2019年6月,之所以《纽约时报》、《经济学家》、《金融时报》、《卫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刊文,批评美国政府滥用关税 大棒 ,升级贸易摩擦,是因为美国政府这一行为(  )

A.阻碍了西欧国家加快联合进程B.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秩序C.违背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规则D.错失了当今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

二、材料阅读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明代中期,大量中国陶瓷经由私人贸易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在此转销至南亚、中东地区;明中期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人相继开展对华贸易;至明末清初,欧美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瓷器的全新市场,在欧洲,中国陶瓷是贵族才有实力享用的;到了清代,各国通过各自的东印度公司来进口中国陶瓷。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的专家指出,早期的贸易瓷以中国特色的青花纹饰为主,后来出现了不少定制瓷,景德镇和福建的工匠,根据西方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制作出他们喜爱的陶瓷,中外贸易瓷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互动。

——摘编自《明清贸易瓷见证中外文化互动》

材料二 在18世纪,中国瓷业虽占有绝对领先地位,但欧洲制瓷业的发展也相当惊人。在很短时间内,西方就找到了高岭土和瓷石资源,造高温窑,开发新配方,开创了新技术和纹饰风格。1704年和1756年,欧洲先后研制出两种前所未有的釉色:普鲁士蓝和蓬巴杜玫瑰红,创立出一种强烈、新颖的色彩感受。18世纪以来,瓷器业迎合了新兴中产阶级,并不断研发新产品,以此开拓了新市场。陶瓷开始成为中产阶级的收藏品。瓷器也作为珍品,出口到欧洲列强迅速扩张的殖民地,其中以英国殖民地最多,向美国的出口贸易变得更为重要。欧洲工业化进程中许多观念与做法,使制瓷业实现了批量化、精细化发展。这些几千年来都未曾改变的中国传统瓷器业竟然在短短一个世纪中对于整个欧洲产生了如此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它转变了欧洲经济及文化遗产,至今仍是一份不朽的传世之宝。

——摘编自?《18世纪后期全球青花瓷热急降温——西方瓷打败中国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瓷器贸易发展的特点及成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制瓷业在西方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外瓷器贸易的积极意义。(5?分)

22.

(10分)江南自古繁华,长三角地区自唐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一战期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概况示意图

——选自《必修2历史图册》

材料二 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上海浦东地区,把中国最大城市上海推上舞台,等于向世界宣告中国改革开放将扩大范围、提高层次,继续推进。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都强调,浦东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面。2008年,浦东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人民币增长到了2007年的2750.76亿元,占上海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的1/4、进出口贸易的1/2和外商投资总额的1/3。

——摘编自(美)库恩《中国30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图示信息,概括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该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浦东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的原因,指出浦东开发开放在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地位。(4分)

23.

20世纪2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各国纷纷寻找摆脱大危机困境的模式。阅读材料:(11分)
材料一 罗斯福在1933年7月24日的 炉边谈话 中说: 我曾经说过,在一半兴隆一半破产的国家里是不能达到持久繁荣的。如果我们的人民有工作和合理的工资与合理的利润,他们就可以购买别人的产品,生意就是好的。但是你把一半人的工资和利润拿走,生意就只是半好的。即使那得天独厚的半数是非常富有的,也没有多大的好处,最好的办法是让大家都能小康。

——摘编自刘达永《罗斯福的税收改革与财富分配观》

材料二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摘编自(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三 罗斯福 新政 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 新政 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提炼罗斯福的财富分配观。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政府是如何实践这一观点的?(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试用了怎样的 试验性疗法 ?指出这一做法的实质。(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留下的 深远的影响 。(4分)

24.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1921年底,苏俄使者马林在张太雷的陪同下会见了孙中山。马林介绍了新经济政策的情况。孙中山评价到 此种新经济政策,其精神与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不谋而合。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相对于中国国民党而言,消除了对苏俄的恐惧感,从而在寻求西方资本主义支持失败后,转而投入了苏俄的怀抱,走上了联俄的道路。

——摘编自《再论第一次国共合作——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角度》

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对农民和私人资本让步。党内以斯大林等人为代表的一派对新经济政策总体上持否定的态度,把它看成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年年不忘限制以致取消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三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为后人的探索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尽管它实施后也收到了相当显著的经济实绩,当时终未能在苏俄社会成规模地引入市场因素。二战后的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改革一度为高度僵化体制下的苏联注入了活力,但是这一代人对改革缺理解,并由于战略、政策乃至作风上的失当所带来的动荡,使改革不可能继续下去。

——马绍雷《二十世纪的俄罗斯》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革命形势产生的影响。(3分)
(2)据材料二,分析俄共党内对新经济政策产生分歧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4分)
(3)据材料三,概括苏俄(联)经济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综合材料二、三,谈谈苏俄(联)经济政策调整给你带来的启示。(4分)

25.

阅读材料:(13分)
材料一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材料二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材料三 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并概括该体系的特点。(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并分析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