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1.2018—2019学年度江苏省扬州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5 浏览数:449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认为,商代的方国,大部分是由各个早期定居点和族群演化而来,其叛服取决于商王实力的强弱。而西周的诸侯国大部分是由周王室所建立,其权力直接来自于周天子的授予。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商王对方国的管控受到很大限制B.商代方国和西周诸侯国建立方式不同C.周王室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西周的君臣统属关系较商朝更为稳定

2.

秦汉列卿是各种具体政务的承担者,如奉常 掌宗庙礼仪 、廷尉 掌刑辟 ,同时也有君主私属性质,如太仆给皇帝驾车、少府是宫廷的总管。这表明秦汉列卿(  )

A.都是皇帝的心腹近臣B.职能设置体现家国一体C.分工严密且各司其职D.由皇帝任命并对其负责

3.

学者阎步克认为,秦汉行政制度,与唐宋明清相比还是很粗糙原始,但从同一时期的世界史范围看,它首屈一指。比起同期另一些政权,它为境内居民提供了较多的秩序和安定。 秩序和安定 的实现主要是因为(  )

A.郡县制与封国制都加强了中央集权B.贵族政治为官僚政治所取代C.中央最终都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D.地方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4.

唐朝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凡是重要政务和五品以上官员的升降任免都需要由它讨论决定,再奏请皇帝裁决。决策工作在外朝进行,这与传统的内廷决策,外朝执行有很大的不同。由此可知唐朝的政事堂会议(  )

A.保证了政治决策民主化B.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C.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改善了政府决策机制

5.

李治安在《行省制度研究》中写道:即使在行省完全定型并地方化之后,它仍然带有中央派出机构、或者说是中书省(都省)分支机构的性质,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由此可见元代行省(  )

A.充任了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B.完全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C.体现了集权与分权主辅结合D.赋予了地方极大的自主权限

6.

经过嘉靖、隆庆两代的发展,到了万历早期,内阁权力达到了顶峰,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不仅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且通过内阁推动了史上有名的张居正改革。据此推断明朝内阁(  )

A.首辅专权腐败严重B.一定程度参与国事决策C.六部成其下属机构D.成为法定中央决策机构

7.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记录了粤之义民痛诟义律的微文,其中说: 尔自谓船炮无敌,何不于林制府任内攻犯广东?此次由奸相受尔笼络,主款撤防,故尔等乘虚深入。倘再犯内河,我百姓若不云集十万众,各出草筏,沉沙石,整枪炮,截尔首尾,火尔艘舰,歼尔丑类者,我等即非大清国之子民 。材料反映了(  )

A.粤民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B.百姓缺乏近代国家意识C.对战局失利根源认识模糊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民心

8.

学者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给洪秀全作了这样的总结: 他的运动无疑起自民间,连他的宗教也是迎合民众心理的。但是他的人格及才能上的缺点很多而且很大。倘若他成了功,他也不能为我民族造幸福 。作者认为洪秀全 不能为我民族造幸福 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格及才能上的缺点B.耽于享乐的思想和行为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角色局限

9.

1900年6月1日发表于美国《夏威夷星报》上的关于李鸿章给梁启超复信的报道,提及 他一直都是主张改革的,在平息太平天国叛乱的过程中,就与外国人有很好的合作;对法国、对日本,他都不主张开战,但朝廷中有人希望开战,他也无可奈何。至于下令追捕、处决改革者,都是太后的决策,他没有办法阻止她这么做 。这份对李鸿章的报道(  )

A.有助于了解其复杂的内心世界B.存在伪造可能史料价值不大C.客观评价了李鸿章一生的功过D.廓清了清末外交败局的责任

10.

美国历史教科书中有一段这样的叙述: 义和团对外国人占领中国领土感到不安,他们的口号是 杀死外国人 ,他们特别不喜欢西方传教土以及皈依了基督信仰的人,他们认为这些人威胁到了中国传统。对于这些杀害的回应是迅速而猛烈的,一支由英国、德国、俄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组成的两万人的联合部队在1900年10月攻占北京,这支部队恢复了秩序 。此段叙述旨在(  )

A.揭示战争起因的真相B.突出各国参战的正义性C.反映义和团运动全貌D.宣扬宗教传播的重要性

11.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许多人把革命派视为洪水猛兽,而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以后, 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 这表明(  )

A.同盟会的影响与日俱增B.武装起义得到全民支持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清政府统治如大厦将倾

12.

晚清和民国时期非常流行新闻性漫画,它立足现实、取材广泛、喻意丰富、雅俗共赏。如图《国民快努力锄此与葵同性质者》是1919年6月10日《时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它主要表达了 (  )

A.环保意识B.民主意识C.爱国意识D.科学意识

13.

1926年《北伐宣言》中说:”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人民的统一政府。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C.明确了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D.宣传了进行武力统一的正当性

14.

1940年7月,八路军总部向所属部分部队下达《战役预备命令》,指出:八路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日军西北计划,创立显著战绩,影响全国抗战局势,争取时局好转。下列形势图能反映这一意图的是(  ) 

15.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会见一批议员,谈及中国事态时说:当森林中有一棵大树倒下,在飞扬的尘埃落定以前,人们无法看清破坏的程度。当时 中国事态 最可能是(  )

A.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进攻B.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战略决战,国民党主力已被基本消灭D.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结束

16.

如图漫画《步步高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 步步高升 ,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 。漫画中的 人民政协 (  )

A.已具有人民民主的性质B.倡导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制定宪法是其核心任务D.此后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17.

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赛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

A.说明 一国两制 得到很好的实施B.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的影响C.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D.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18.

科兰在《大使馆和外交官》一书中将外交定义为 一个国家为了维护和发展本国的国家利益而以非战争的方式与世界各国开展的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交往。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外交的对象是主权国家B.外交的手段是非战争的形式C.外交的原则是毫不妥协D.外交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

19.

下表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关于美国报道的不同态度文章数量统计表。该表可以说明(  )

1960年第一季度

1975年第一季度

1985年第一季度

积极报道

0

2

51

消极报道

323

81

88

中性报道

16

10

224

A.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新闻报道B.国家实力成为新闻报道的基础C.新闻报道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D.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观念消除

20.

新时期中国外交进行了重大调整。按照是否有利于共同发展和繁荣来决定中国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单纯从社会制度出发,不再简单以意识形态画线,不再继续划分敌、我、友 。决定新时期中国外交选择的根本因素是(  )

A.不结盟外交方针B.单纯的意识形态画线C.和平外交的思想D.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二、开放性试题

21.

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考察整个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士子应举,允许 投煤自进 ,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 投糕自进 虽然在南北朝后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现却在唐代。至于史书所载隋代已有进士科的说法,查无实据。

——摘编自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

材料二 下表内容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目录

内容摘编

第一章

科举考试制度创立

科举制度究竟创立于何时?历来颇有争议。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科举制创立的标准存在着分歧。

第二章

考试科目

隋代贡举科目大概有秀才、进士、俊士、明经四科。唐太宗之后,又有很大发展。唐武则天前后,增加了五经、三经及学究一经。

第三章

应举人资格

宋代工商杂类、曾犯刑責,不孝不悌、为害乡里等不得应举,元、明、清屡有倡优之家不许应试的规定。

第四章

考试方法

宋代采取封弥制,亦称糊名法,是将试卷上的举人姓名、年甲、三代、乡贯等密封或去掉,代之以字号,以防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徇私作弊的一种制度。

第八章

科举考试制度废除

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蓄。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最终被废除。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指出作者在科举考试制度起源问题上的观点及主要依据。结合材料二,分析造成科举制度起源争议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体系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三、材料阅读

22.

一边倒 外交方针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一边倒 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

——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材料二 冷战时期,一个国家可以不结盟,许多国家是这样;也可以改变结盟,从一方倒向另一方,有些国家是这样。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可以根据他们对安全利益的认识、对力量对比的估计及意识形态的优先考虑来作出选择。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苏关系的成熟期,并且呈现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即北京承认莫斯科在世界共产主义事业中毫无争议的权威,条件是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设备和经济援助。作为回报,苏联外交官在联合国发起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从台湾的国民政府转移到大陆的共产主义政府的运动。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 一边倒 外交方针的国际背景并分析其实质。
(2)材料二认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冷战时期,一个国家可以不结盟或改变结盟,新中国却采取 一边倒 方针说明了什么?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苏关系所呈现 独特的形式 一边倒 方针是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

23.

“(10分)教育改革在日本文明开化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明治政府文部省颁布了《学制》,其中规定:全国学校由文部省统一管辖,设立小、中、大三级学区,共设小学56760所。小学为初等教育,一般人民均须接受。设立师范学校,教授小学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法,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

——摘编自覆葆茶主编、钟启泉选编《日本教育改革》

材料二 在教育方面,日本明确规定,其目的是促进国家利益,而不是发展个人。为了既确保行政管理的一致性又确保思想的一致性,国家对整个教育体系实行了严密的监督。1890年颁布的教育诏书告诚所有学生, 要勇敢地献身于国家;以此来保卫和维持我们的与天地同存的帝国王权的兴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一1500年以后的世界》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述日本小学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重视小学教育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历史影响。

24.

“(10分)康熙高度关注沙俄入侵中国东北黑龙江流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667年,康熙亲政后,就注意留心黑龙江流城。1682年,康熙率领文武大臣东巡,了解抵抗沙俄的备战情况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回京后,又派人深入到雅克萨地区侦察沙俄情况。因雅克萨距离内地遥远,人烟稀少,兵员补充和粮食供给困难,康熙认为不能操之过急。1685年,收复雅克萨的作战准备已基本就绪,康熙对沙俄采取先礼后兵的原则。1685、1686年,康熙接连部署了两次推克萨之战,并取得了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康熙始终倡议和谈,并主动停火撤军,这为中俄双方和平解决边界争端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摘编自何君编著的《清圣祖康熙》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指出康熙亲政后对沙俄之扰持何种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在作战准备就绪后,对沙俄采取的策略及产生的影响?

25.

“(10分)甘地将非暴力由个人信仰提升为社会政治变革方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暴力与非暴力的竞争,不仅是一种道义的竞争,而且是两种不同性质力量之间的争夺:精神力量对物质力量。暴力试图激发的是人的善性和野蛮性。非暴力是要通过已方的一系列道德行为来改变环境,激发对方的道德能力和良知,感化对手,促使其改变态度,重建良善的社会秩序。

——摘编自黄迎虹《精神的力量:论甘地非暴力反抗运动的理论基础》

材料二 当世界横道暴力蹂躏之时,甘地建议人们走另一条道路,即非暴力主义。他宣传非暴力学说,终于发动了印度人民大众,奋起将英国驱赶出印度半岛。由于他的努力,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弹的爆炸声。

——【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圣雄甘地》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 暴力与非暴力的竞争 的实质,甘地选择非暴力抗争的要旨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甘地所建议的社会政治变革方式。谈谈你对 精神运动取代武装暴动 方式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