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40.2018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3 浏览数:439

一、单选题

1.

2017年4月, 中华创世神话 研究推进会在沪举行。下列最可能被列为研讨主题的是(  )

A.炎黄的传说B.姜寨聚落C.二里头宫殿D.殷墟甲骨

2.

从历史纪年视角看,下列历史概念与众不同的是(  )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3.

下图是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其体现的思想是(  ) 

A.唯物主义B.人文主义C.重商主义D.理性主义

4.

观察下图,“? 处的地名是(  ) 

A.长安B.洛阳C.泉州D.南京

5.

在孔子看来,作为判断所有事物价值标准的是(  )

A.仁B.义C.礼D.信

6.

汉武帝为了裁抑相权,所采取的策略是(  )

A.组建 内朝 B.分设 三省 C.创设刺史制度D.颁布 推恩令

7.

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 ,乃决定南迁洛阳。作出此决定的是(  )

A.周平王B.北魏孝文帝C.宋高宗D.清朝顺治帝

8.

宋元时期,国家粮赋的主要供给区位于下图中的 (  )

A.①B.②C.③D.④

9.

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普遍质疑的是(  )

A.君主专制B.君权神授C.君主立宪D.开明君主

10.

首任同文馆事务总管徐继畲(1795—1873),有 千夫所指的思想先驱 之誉。由此判断他(  )

A.反对帝制B.盛赞洋务C.鼓吹革命D.倡导民主

11.

在某思想家的著作中频繁出现 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 革命 自由 工人运动 等词汇,该思想家是(  )

A.马基雅弗利B.卢梭C.欧文D.马克思

12.

林则徐曾上书当朝皇帝曰: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导致他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鸦片输入B.虎门销烟C.英国发动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

13.

右侧是时人所绘的《三国同盟元首图》,居于中间的应是(  )

A.意大利国王B.德意志皇帝C.奥地利皇帝D.不列颠国王

14.

据统计,19世纪末上海译书占全国总数的77%,以质量而言,大多数有影响的西书也出自上海。由此可见,上海已成为(  )

A.洋务运动中心B.西学传播中心C.维新运动中心D.新文化运动中心

15.

右侧是1906年夏曾佑编著的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目录结构。由此可知,编撰该书的指导思想是(  )

A.儒家思想B.进化论C.三民主义D.马克思主义

16.

英国学者李约瑟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科技研究,他一定会重点关注(  )

A.《梦溪笔谈》B.《资治通鉴》C.《马可·波罗行纪》D.《几何原本》

17.

右侧是 1820—1913年英法德美工业产值占世界比重的变化图(%)”,其中代表德国的柱状图示是(  )

A.①B.②C.③D.④

18.

使馆区驻兵,形成首都内之敌国;天津等各要地驻兵,不许设防。不惟京畿门户洞开,且贻下无穷的后患 。此言评论的是(  )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9.

下图美元票面上的人物有 合众国 国父之称。此人曾经(  ) 

A.领导独立战争B.签署《解放宣言》C.倡导成立国联D.推行 新政

20.

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国家政治实践的第一人是(  )

A.傅立叶B.马克思C.列宁D.毛泽东

二、材料阅读

21.

丝绸之路(15分)
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往中曾产生过深远影响,也是中国历史乃至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一页。
(1)将下列王朝与同时代的交流者相对应(填写字母)。(8分)
(2)丝绸之路也是交往之路,这种交往的动机可分为经济利益、开疆拓土、信仰驱动等。据此,将下列史事填入相应空格(填写字母)。(7分)

22.

工业时代(20分)
材料一
(1)若研究工业革命与社会变局的关系,以上史料可作为直接证据的是________,可作为间接证据的是______________。(6分)
材料二 如果产业革命仅仅在于一些技术改进,如果它的后果并不扩张到设备和商品之外,那么,它就终于成为一个不大重要的事件,它在通史上只能占很少的篇幅。但是,它通过物质东西的媒介,即人类的需求、筹划和活动等具体表现便对人发生了影响。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问题:
(2)概括作者对工业革命价值的理解。(6分)
(3)你是否同意作者的看法?请说明理由。(8分)

23.

两次变法(25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廷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对20世纪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以期人材辈出,共济时艰。

——1898年6月《申报》刊登光绪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

材料二 《清廷戊戌朝变记》载,慈禧曾经对光绪帝说: 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背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 戊戌政变后,慈禧的懿旨中频繁出现 祖宗之法不可坏 ,并恢复八股取士,但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材料三 1901年1月,慈禧以光绪名义在西安发布上谕: 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 。8月,慈禧又言: 变法一事,关系甚重……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予与皇帝为宗庙计,为臣民计,舍此更无他策。 1902年11月,清廷明谕全国: 现在学堂初设,成材尚需时日,科举改试策论。
问题:
(1)光绪和慈禧先后变法,分别由什么事件触发?(4分)
(2)依据材料,概括光绪和慈禧变法的言行有何异同?(6分)
(3)你怎样看待清末的两次变法?(15分)